museums_london

museums_london

Thursday, June 22, 2006

巴黎新博物館展土著藝術 藏品30萬 多屬掠奪珍品

【明報專訊】法國總統希拉克周二早上為巴黎的布朗利博物館揭幕,該博物館旨在展示世界各地土著藝術,藉以鼓勵世界文化多元。博物館坐落塞納河左岸,位於艾菲爾鐵塔旁,是巴黎繼1977年龐比度中心後的最新博物館建築,將於本周五正式對外開放。

除希拉克及總理德維爾潘外,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及199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危地馬拉人權領袖門楚亦有出席揭幕儀式。希拉克致辭時表示,博物館旨在向「歷史上經常被壓迫的一群致敬」。希拉克熱愛土著藝術,1995年甫上任便大力推動土著博物館。

外形如彩色盒子
布朗利博物館耗資23億港元興建,歷時5年落成,由前衛建築師勞維爾設計,外形獨特,外牆一面種滿植物,另一面則是好幾個色彩奪目的盒子。勞維爾表示,這些土著藝術品向來不受重視,故決心要為它們設計一所聖殿。博物館有30萬件館藏,分別來自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有些相信是儀式用品,其中3500件會作長期展出。不過館方並不清楚所有藏品的用途及意義,又指藝術並不需要解釋。館長馬丹說﹕「我們不是在教學,而是要反思歐洲跟非西方世界的關係。」


以布朗利河堤命名
博物館的命名其實頗費思量,館方否決以「原始藝術」命名,以免引起爭議,故改以博物館所在地布朗利河堤命名。博物館大部分藏品是法國海外殖民時期的探險家、傳教士帶回法國,適逢近年法國就如何對待該國殖民史掀起爭議,新博物館誓再掀起掠奪得來的藏品是否應物歸原主的討論。被問及這問題時,馬丹表示,若所有藝術品都要歸還原居地的話,世界文化便會顯得貧乏。但他強調,博物館有責任「為物主帶來尊嚴」。法國傳媒普遍歡迎新博物館,連向來對希拉克窮追猛打的《解放報》亦讚揚他,指博物館反映其世界多極化的信念,是他「少有的真知灼見」。


法新社/美聯社/解放報

6月 21日 星期三 05:10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620/12/1p0fu.html

Saturday, June 03, 2006

展覽我們的生活

【明報專訊】博物館的高格調氣氛,很易令人卻步。要是博物館化身商場,由年輕藝術家分區設計,製成零距離的藝術品,會否對博物館改觀﹖這就是香港文化博物館即將舉辦的「商場時代的藝術體驗」展覽了。

電視 輸送養分
本身是設計師的林偉雄製作「家居園藝」(Home & Garden),源於他認為「Garden」對大部分香港人相當陌生。「Garden」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是陪伴成長,讓人直接感受悠閒生活的地方。「其實,我們也有Garden,不過是電視吧機﹗」林氏諷刺地說,太多小童花上長時間看電視來吸收「養分」了。


他把這看法融入裝置藝術裏,以金錢草種植於4個玻璃箱內,頂部則安置了4部直播無線及亞視中英文台的電視機,讓它吸收熒幕所發出的光線作養分。
「植物比喻看電視節目成長的人,他們生活在密封空間內。」他笑說,真要比較哪個電視台可讓植物(觀眾)長得較茂盛了。


廣告 無處不在
曾建華藉「休息區」諷刺廣告資訊氾濫,他在商場深感廣告的威力,連廁所內也有電視機播放廣告。「只要有錢,任何地方都可賣廣告,潛移默化地催眠大眾。」


曾氏設計一個面積約600呎、樓底高10多呎的休閒空間,牆上貼滿印有「男女買買男女」等字句組成的花紋圖案牆紙。偌大的空間,令人進入時有點無拘無束的感覺。不過,不久便會發現,這裏四面外貌相若,就如置身於大型商場一樣,所有店舖及食肆種類相同,毫無特色,令顧客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區內安裝了一個不停播放廣告的電視,伴莫札特的音樂,以及滲透微弱的宣傳消費聲帶。創作靈感是來自一齣關於海軍畸戀的瑞典電影,其配樂就正是莫札特的樂章,從而寓意消費者與商品的畸戀關係。

坦克 代表消費
「消閒娛樂」區內有一架真實比例的木製坦克車。這個象徵男權的符號,由女藝術家張韻雯(Amy)創作。


她認為人類已將暴力視為一種消費或娛樂模式,曾受戰火洗禮的越南,遊客區的紀念品便大多與戰事有關﹔各國政府進行軍事交易時,亦視這些武器如玩具般。

聽Amy說,原來這木製坦克車,是參照前蘇聯在二次大戰時使用的「T34」型號。當時蘇軍短時間內生產4萬架簡陋的「T34」,對抗精銳的德軍,結果蘇軍因「人海戰術」戰勝,「戰爭與消費品一樣,只是重量(Quantity)不重質(Quality)。」

食物 化成彩虹
設計「餐飲區」的尹麗娟(Annie)把超巿的貨架搬到展覽廳。她以7種不同顏色包裝的食品,有次序地放置在貨架上,如紅色是汽水、黃色便是檸檬茶,從而劃出了一條彩虹,「這條彩虹表達食品簡單及甜美的意思」。


Annie將於超巿舉辦裝置藝術展,以白色陶瓷仿製各樣的食品包裝,並置於該類食品堆中,甚至可供顧客購買。看來,食品與藝術品已不可劃分。

過去曾有不少藝術工作者的創意,因博物館的條例及資金所限而未能發揮。希望在短時間內,藝術家有機會自由發揮吧。

文﹕朱家德
編輯﹕元敬德


http://hk.news.yahoo.com/060601/12/1odlv.html

Friday, June 02, 2006

古羅馬文物展 重現墓葬榮哀

【明報專訊】中國有兵馬俑、埃及有金字塔,而被視為古羅馬泉源的伊特魯里亞(Etruscans)文化,亦有其墓葬歷史的光輝一頁,不論男女,死後的棺木一樣刻有代表其性別的人形浮雕,而陪葬品「如數家珍」,顯示那個時期的男女,地位無分彼此。

為配合今年「中國意大利年」,香港藝術館將於本月9日至9月10日舉行伊特魯里亞古文化展覽,235件珍貴文物,包括最大的展品,長189厘米長的石棺材,以及骨灰、青銅器、金銀首飾及陶器等,供市民近距離觀賞,重塑二三千年前意大利比薩及佛羅倫斯的真面貌。

伊特魯里亞文明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約3000年前),比羅馬帝國時期還要早。伊特魯里亞位於意大利中部,即現今比薩及佛羅倫斯一帶,有關文獻資料早已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幸好伊特魯里亞人非常重視墓葬和祭祀文化,從墓穴和祭祀遺址發掘所得的文物,可以塑造當時景象。

開埠最大型歐洲古物展
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劉鳳霞表示,今次是本港開埠以來最大型的歐洲古文物展覽,所有展品都是由意大利文化部、博物館館長及專家精心挑選,包括12件刻有精美人像圖案的石棺材等,屆時沒有玻璃阻擋,市民可以近距離欣賞,但切記眼看手勿動﹗


劉鳳霞指出,那個時期的棺材,透視高超藝術水平,在棺蓋上的人像浮雕,示意棺木中人是男是女,而當時女性地位不弱,在女性棺木中,不難發現耳環、銀及銅器首飾,甚至以紡織用品陪葬,顯示女性亦有社會權力,在生產力上擔當重要角色。

雖然每件展品皆是文化瑰寶,運輸費及保險費相當昂貴,但由於是次活動有助兩地文化交流,因此意大利當局支付所有文物的保險費及大部分的運輸費,大大減輕了香港藝術館的負擔。

明報記者 徐慧華
http://hk.news.yahoo.com/060531/12/1oc29.html

Thursday, June 01, 2006

耗千萬展出大英珍藏 首博藝術商機兩兼得

【明報專訊】說起北京首都博物館,現在該館其中一個很受歡迎的展覽,為大英博物館之250年藏品展。據知,大英博物館「叫價」一點也不便宜,所需費用高達1000萬元人民幣,但首博這家京城新館大膽「接貨」,並決定收取每人50元人民幣的入場券。為期兩個多月的展覽快結束,迄今已有近20萬人入場,早已封蝕本門。

旅遊小組幫手度橋
據聞,大英博物館也曾接觸本港有關方面,但港方最終沒有接受對方的開價,令香港市民失去一睹這些出自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不同時期及東亞與南亞、大洋洲、美洲、非洲等不同地域的展品。


這個小故事說明文化藝術不一定只有「虧本」,若懂得將藝術與商業結合,這亦是一個商機。
據知,兩名分別主導表演藝術與旅遊小組、博物館小組的行政會議成員周梁淑怡和羅仲榮,已有共識不會只囿於自己小組的範圍作討論,而是以「連橫」方式,作通盤考慮,即旅遊小組也會考慮博物館的構建,怎樣才可與其他藝術表現場地結合﹖怎樣才可吸引遊客﹖


由周太與羅氏領導的小組,據知初步計劃在暑假前後完成報告,然後交給由另一名行會成員張建東領導的財務小組,因應兩小組的報告意見,計數看看究竟要多少錢,或用什麼融資方法,落實好事多磨的西九計劃。然後由政務司長許仕仁親自領導的西九文娛藝術區設施諮詢委員會,審議3小組的報告,以便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作出結論。

不過,有諮詢委員會成員表示,這雖然是官方的時間表,但他們身在會中,卻感到政府當局絕不著急,「拖得就拖」,所以西九何時可重新包裝「上馬」,仍有許多變數。

明報記者
http://hk.news.yahoo.com/060531/12/1oc0a.html

Sunday, May 14, 2006

博物館博覽 逾萬四人捧場

【東方日報專訊】為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博物館及慶祝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昨起舉行一連兩日的「博物館博覽會」,共有超過三十間來自港澳粵的博物館提供多項互動有趣的攤位遊戲活動,其中歷史博物館便承接世界盃熱潮,以足球場設計攤位簡介足球歷史而極受歡迎。而曾被審計署批評囤積難售出刊物的康文署,則趁機以七五折優惠價,出售轄下博物館製作的書刊及精品,其中更有長達十六年書齡之久的陳年舊書。

第六屆香港國際博物館日一如往年舉行兩天的露天博覽會,首日便吸引逾一萬四千人進場,本年主題是「博物館‧年輕人」,故各間博物館均以生動有趣的互動攤位遊戲作招徠,鼓勵年輕人享用博物館設施及服務。主辦單位預期,兩天博覽會可吸引四萬名市民參與。

康文署舊書大賣
全場最矚目莫過於以小型足球場設計的香港歷史博物館,攤位設有足球員模型拍照、足球歷史展覽簡介及足球多面睇工作坊。發言人表示,攤位及遊戲是配合下月廿一日舉行的足球歷史展覽,屆時將展出多項珍貴足球展品,包括萬人迷球星碧咸的物品、雷米金盃等等。


康文署則趁博覽會將囤積舊書減價促銷,內容涵蓋天文、藝術、歷史、電影等,折扣價由五元半至四百多元不等,首日便賣出逾二千二百本,其中以歷史博物館出版《四環九約》、文化博物館的《粵劇》書籍最受歡迎。其中一本講述四時變遷、太空知識的兒童天文叢書《斗轉星移》,更是由前市政局在九○年出版,售價五元半;另一本同樣有十六年書齡的、講述本地稻米種植歷史的書《粒粒皆辛苦》,售十五元,亦不乏捧場客,康文署表示,首日書連文具總收益有十一萬。
市民認為該批舊書內容關於不變的常識或歷史,仍具一定知識價值,故何時出版並無影響,但建議政府應對書籍多作宣傳助促銷。


http://hk.news.yahoo.com/060513/10/1nsxf.html

Friday, May 12, 2006

博物館日 年輕人探索起點

【明報專訊】一提起博物館,人們多會想起封塵的歷史文物。其實博物館除了保存歷史記憶外,還要跟社會保持溝通,否則保存的文化亦只不過是死物,跟現代社會沾不上邊,而年輕人在此可謂扮演了關鍵角色。有見及此,今年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的主題便是「博物館.年輕人」。主辦單位呼籲各國思考博物館的使命及運作時,多重年輕人的參與﹔同時又鼓勵年輕人多參加博物館活動。

博物館除了讓年輕人認識自身的文化歷史外,也扮演了世界窗口的角色,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了解。世界各地有不少著名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和羅浮宮,除了看館藏外,博物館本身也可以提供反思的機會。如你到大英博物館,除參觀世界各地文物,可有想過文物的來歷﹖羅浮宮門前為什麼會有一座充滿時代感的玻璃金字塔﹖此外,世界各地也有許多別具特色的博物館,有些展品可能是你我從沒想過的東西。

博物館就是年輕人探索周遭事物的起點﹗

博物館 看世界
位於葡萄牙馬拉澤斯的學校博物館展品,可能是最貼近本年度博物館日的主題,因為它正是為青少年而建的。該博物館意念源於92/93年小學教師一項「學校歷代演變」的教學計劃。博物館重現了旨在灌輸學生服從的舊時代課室,不少參觀的學生都對當中的傳統教具及書籍感到很新奇。雖然,博物館所重現的教育制度早已煙消雲散,但藉參觀博物館,青少年能夠親身了解父母的讀書環境。而當中收藏的舊玩具對今天玩電腦長大的孩子來說亦十分吸引。


文﹕林康琪
5月 11日 星期四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510/12/1npdm.html

發掘博物館

【明報專訊】博物館給你的印象是怎樣﹖刻板﹖「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或是……﹖隨社會改變,博物館開始重與觀眾的交流與溝通,希望能成為學習、消閒的好去處。2006年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以「博物館.年輕人」(Museums and Young People)為主題,香港亦舉辦不同的活動響應,加深年輕人對香港博物館的認識。

或許大家會有疑問︰博物館不是只為了研究和收藏貴重物品的嗎﹖為什麼要力吸引大眾及年輕人的注意﹖博物館的功能又是什麼﹖

教育及娛樂(Education & Entertainment)
博物館是源於對珍貴物品的收藏,後來逐漸發展出研究、展覽、教育、娛樂等主要功能。從大眾角度而言,博物館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和娛樂。簡單而言,博物館多以導覽、演講、撰寫文章、出版讀物、研習等活動,讓不同的年齡、興趣、收入階層、教育水平人士都能了解收藏品,明白背後相關的知識。博物館教育是廣泛和多樣的,但當中有一定難度,因為每一件收藏品背後也包含多重的歷史、社會及文化內容,如何取捨、組織和演繹才能雅俗共賞,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


博物館愈來愈重視娛樂功能,1999年國際博物館日便將主題定為「發現的愉悅」(pleasure of discovery),強調為不同年齡的社會大眾提供歡樂。作為參觀者,希望享受整個參觀過程,特別是年輕人,如果館方能夠在收藏品的介紹及活動上花點心思,可吸引他們的注意及欣賞,令博物館成為一個寓教育於娛樂的地方。2006年,香港便響應國際博物館日,舉辦教育及娛樂並重的節目,如攤位遊戲、工作坊、幕後遊等,吸引年輕參觀者。

收藏(Collection)
早期博物館本以收藏為主。不論是由購買、捐贈、採集或交換等方式蒐集而來的收藏品,都必須經過審慎考慮,其中最基本的條件是有正確保存收藏品的能力、長期儲存空間、展覽空間、足夠財力、公共需求等。然而,06年4月審計署報告指出,電影資料館、歷史博物館及文化博物館的儲存空間不足,部分藝術館的藏畫及塑像更隨意放在儲存區走廊,有管理不善之嫌。
此外,收藏品進入館後,博物館便要負責修復工作,盡量以最少干涉手法研究、保留及恢復收藏品的本質,如05年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新疆古屍前,便詳細檢測古屍是否留有具揮發性化學劑,然後依靠控制溫度、濕度來防止黴菌產生。


研究(Research)
博物館的研究主要分為收藏品研究、收藏品的處理與應用研究,以及觀眾研究,當中既要研究與博物館相關的學科知識,還要研究收藏品背景、時代、真偽、價值等。其重要性是讓大眾認識收藏品背後的社會文化和現代意義。


展覽(Exhibition)
展覽與教育及娛樂是互相配合的,究竟博物館怎樣演繹收藏品,才能發揮教育及娛樂功用﹖根據奧地利博物館學家弗德利希(Friedrich Waidacher, 1934)所指,展覽包括內容、表達和形式。內容方面有三大原則︰1.避免過度簡化或詳述歷史﹕2.找出相關的題材和觀點﹔3.讓觀眾了解物件的獨特性。而表達和形式方面,則是運用布景的視覺效果令參觀者更容易感受,以及利用代替品、圖片、視聽與電子媒體和文章吸引參觀者,加強他們與展品的溝通及互動。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為例,它大量採用互動媒體,重塑歷史街道與相關陳設,如史前香港展館、香港軍團展館,將文物融合場景展出,令觀眾能透過視覺和觸覺認識展品。


文︰單健茵

5月 11日 星期四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510/12/1npdh.html

博物館定義

【明報專訊】時代變遷,博物館有各式各樣的種類和模式,博物館的定義也與時並進,不時修正與更新。根據1989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於荷蘭海牙舉行的第16屆全體大會所採用的解釋﹕「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展而服務,並且向公眾開放的永久非盈利性機構。它為了研究、教育和娛樂的目的,而徵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與環境的物證。」(參閱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中第二章對博物館的定義)由於定義廣泛,只要功能及特性符合便可稱之為博物館。

5月 11日 星期四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510/12/1npdi.html

Tuesday, May 02, 2006

啤酒博物館 大口大口喝青島

明報專訊】到青島,嘗一口道地的青島啤酒,幾乎是旅遊指定動作。青島啤酒遠近馳名,稱它為中國名牌,大抵沒有誰會反對。青島啤酒清香爽口,好喝是公認的,不過,最好喝的青島啤酒,告訴你,是在青島啤酒博物館。

最好味的青島啤酒——青島啤酒博物館
記下光采歷史
青島啤酒在1903年創立,由德國和英國商人在青島的德租界內創辦,名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工廠」,是中國史上第二間啤酒廠(第一是哈爾濱啤酒,由俄國商人在1900年開設)。

一百多年了,即使德國人早就離開,來路貨青島啤酒卻不單止落戶中國,深入民心,還繼續發酵醞釀,最後甚至成為青島的宣傳大使,飄揚過海,把「青島」放入許多的家裏。

為這一場光采歷史,在慶祝成立100周年的2003年,青島啤酒博物館正式落成開放。博物館座落於青島啤酒的發祥地登州路56號。大樓是磚紅色的老洋房子,樓外一小花圃,豔紅色的迎春花開得燦爛,散發絲絲歐洲風情。

青島啤酒採用歐洲的釀酒技術,生產設備原材料均從德國進口,酒廠遵從德國巴伐利亞的法律,嚴選酒花與麥芽,釀製富有慕尼黑傳統的淡色啤酒與黑啤酒,又加上好山好水,吸取青島第一名山嶗山的優質泉水,因而釀製了獨特而優質的口味。成立了才3年,青島啤酒便在1906年慕尼黑國際博覽會,摘取中國啤酒業第一項國際金獎。 其後啤酒廠由日本麥酒株式會社經營近30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才定名為「青島啤酒廠」。

醉酒屋不喝而醉
啤酒博物館面積6000多平方米,回顧了青島啤酒發展史、啤酒文化演變、啤酒製造過程及材料,展品既有舊海報、打字機、釀酒機器等等,圖文與實物並茂。最好玩的莫過於館內設有醉酒小屋,設計有如忍者屋,地板陡峭,讓人失去平衡,產生醉酒的頭暈眩目感覺。


參觀也自然少不了試飲新鮮的青島啤酒。由於沒添加防腐劑,只能存放一天,不作外銷。新鮮的食品永遠是調節心情的魔法,吃過喝過後,讓人如沐春風。這裏即製的青島啤酒也不例外,入口清新,麥香四溢,不喝肯定是閣下走寶。

青島啤酒博物館
地址﹕青島市登州路56號
電話﹕+86(0)532 8382 1169
門票﹕50元人民幣
開放時間﹕上午8﹕30至下午4﹕00


5月 1日 星期一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430/12/1nfcd.html

Thursday, April 27, 2006

博物館觀眾少 年枉花數億

【東方日報專訊】本港十四間公共博物館每年花費公帑數以億元,但審計署揭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不善,包括博物館九成以上開支是依賴政府,沒有積極開源;部分博物館設施使用率低於一成,但卻只有三間博物館的設施外租予市民,未合乎成本效益。審計署建議博物館鼓勵捐款及贊助,應制訂策略提高參觀人數。

部分使用率僅一成
審計署報告指,本港博物館在○四至○五年度的開支為三點七億元,但九成四開支都是依賴政府撥款。資料顯示,沙田文化博物館、電影資料館及歷史博物館平均使用率只有一成至五成,特別是文化博物館的劇院逢星期一、三、五上映節目,但周一及周五平均每場觀眾只得九人,使用率低於一成。另外,文化博物館一些專題展覽雖然反應不俗,吸引超過二十萬人次參觀,但康文署卻未有趁機會收取額外入場費降低成本。


康文署亦被指未有善用場地,只有電影資料館、科學館和太空館的設施供市民租用。審計署亦批評康文署濫印刊物,結果二十萬本書刊未能出售,浪費二千四百多萬元,六成七刊物更被擱置一旁達五年。太空館天象廳則殘舊過時,星象投影儀經常故障,過去五年曾有十多次節目因此被迫取消,影響市民欣賞節目。

審計署建議康文署制訂全面策略提高博物館的參觀人次,可以加強宣傳,令更多人認識博物館的服務,亦應鼓勵市民捐款及尋求商業贊助,開拓收入來源。另外,康文署有需要將博物館場地開放予市民租用,例如用作婚禮或舞會等活動。

報告又建議歷史博物館及科學館申請共用電錶,估計每年可節省八十萬元電費。至於文化博物館及海防博物館的假日免費穿梭巴士服務,由於平均每班車只有數人乘坐,博物館將會取消有關服務。

康文署數字顯示,去年最多人參觀的展館是科學館,達九十七萬人次,其次是太空館,共有七十六萬人次;最冷清的原來是羅屋民族館,去年只有二萬三千人次到訪。署方表示博物委員會正研究改善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方向以提升參觀人次,包括更新太空館的展覽廳及展品等。

4月 27日 星期四 03:00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426/10/1nbec.html

14間博物館管理不善

【明報專訊】康文署轄下有7間主要博物館及7間小型博物館,每年總開支達3.7億元,審計署批評署方管理不善,舉辦展覽時無法達到收回成本三成的目標,建議增加收費及尋求商業贊助,不過,有立法議員指增加收費只會令入場人數進一步減少,得不償失。

每年康文署在轄下博物館舉辦約100場展覽,根據康文署政策目標,所有成本超過200萬元又預期受歡迎的展覽,應收回30%成本,但審計署發現,02/03年度及03/04年度的成本回收率只有17.8%及13.4%。審計署亦舉出例子,指文化博物館舉辦2個吸引超過20萬人次進場的大型展覽,但博物館除收取10元入場費外,再無徵收其他費用。

未收回目標成本 建議加費及尋商業贊助
審計署建議康文署就有關展覽及節目收取適當額外入場費,以平衡用者自付原則及提升公眾對藝術興趣目標,及應積極尋求商業贊助。


康文署則對商業贊助有保留,擔心此舉令公眾覺得有利益衝突,要小心研究。康文署在04/05年度舉辦「印象派畫展」獲得贊助400萬元,而太空館天象廳重新命名亦獲2000萬元捐贈。康文署指,04/05年度的成本回收比率已高達72.3%,「印象派畫展」及「戰爭與和平」等受歡迎的展覽亦收回逾三成的成本,未來會為籌展費高昂展覽收額外入場費。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支持引入更加商業贊助,指康文署擔心利益衝突的想法是過慮,他並強調任何增加收費的做法是「殺雞取卵」,令入場人流大幅下跌,得不償失。

此外,審計署指,電影資料館、歷史博物館及文化博物館共逾70萬件藏品中,有約46%未有入冊紀錄,由於儲存藏品空間不足,部分藝術館的藏畫及塑像隨意放在儲存區走廊。另外,由於署方過量刊印刊物,至今共逾20萬份未售出刊物積壓,銷售總值達2470萬元。康文署回應,正在屯門籌建中央儲存庫改善藏品貯存問題,又會拓刊物銷售途徑。

4月 27日 星期四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426/12/1nb9q.html

Wednesday, April 26, 2006

審計署指博物館缺典藏政策

審計署報告指,康文署的4間主要博物館和7間小型博物館均沒有制訂典藏政策。

審計署報告指出,截至2006年1月1日,康文署管理14間公共博物館(即康文署博物館,包括7間主要博物館及7間小型博物館)。在2004-05年度,康文署提供博物館服務所需的經常開支為3.688 億元。

審計署發現,海外博物館都設定了更具意義及更有用的服務表現指標;兩項康文署的定量服務表現目標(即每年吸引至少400萬人參觀及平均每月至少舉辦4個專題展覽)自康文署於2000年成立以來便沒有修訂過。

報告亦指出,康文署4間主要博物館和7間小型博物館均沒有制訂典藏政策;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的典藏政策分別自1994年10月和1996年6月起已沒有進行檢討。

報告稱,3間博物館積壓了大量藏品尚未登記入冊;大部分康文署博物館都出現儲存藏品空間不足的問題。

4月 26日 星期三 12:5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426/12/1naul.html

Monday, April 24, 2006

博物館管理不善捱批

【東方日報專訊】政府每年用於文化及博物館的開支逾五億元,審計署後天發表的新一期審計報告,批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管理不善,部分博物館人流偏低,未合乎成本效益,又認為現行處理博物館的館藏的流程未盡完善。據悉,審計報告將提出一系列建議,以加強現時十四間博物館的管理、改善處理館藏的流程及增加入場參觀的人次等。有博物館委員會成員直指,現時本港的博物館入場人流不理想,促請當局加強推廣及宣傳。


現時全港有十四間康文署營運的博物館,當中六間博物館的入場人次參差,以○四至○五年度為例,入場人次最多是科學館,達八十一萬人,其次是太空館,有七十九萬八千多人次,入場人次最少是位於港島東區的海防博物館,只有十七萬六千多人。


人流偏低不符成本效益
現時各大博物館的收入主要是入場費,並靠出售紀念品、書籍等幫補,由於香港博物館的入場費低廉,加上部分博物館人流偏低,令全港十四個由康文署營運的博物館在○四至○五年度共虧損逾三億元。


雖然博物館蝕本非香港獨有,但審計署經過仔細調查後,發現當局未有妥善管理轄下的博物館,不論在員工管理、處理館藏的流程、博物館的營運方式等均有不妥善的地方,且當中部分博物館的入場人流偏低,令使用的公帑未能達致合乎成本效益的原則。


博物館委員會成員葉國謙直言,現時博物館的入場人流並不理想,未有善用每年花費以億元營運的多間博物館。他建議,當局要加強推廣及宣傳的力度,令更多香港巿民認識博物館,從而增強對香港的文化及歷史等興趣。

4月 24日 星期一 03:00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423/10/1n7d5.html

Monday, March 27, 2006

康文署營運博物館 去年共虧損3.27億

【明報專訊】全港14個由康文署營運的博物館,於2004/05年度共虧損3.27億元(部分見表),當中以香港文化博物館最嚴重,全年支出7450萬元,但入場費及租用費等收入只得237萬元,虧蝕7213萬元。其次是科學館,雖然其入場人次是各博物館之冠,全年有81萬人入場,但政府也要花5827萬元公帑營運。

與全球比較 港入場費便宜
各大博物館的收入主要是入場費,並會靠出售紀念品、書籍等幫補。支出項目包括員工薪酬、運作經費(如技術及專業服務、維修保養等)、電費、宣傳等。


以文化博物館為例,轄下有3間分館,分別是鐵路博物館、上民俗文物館和三棟屋博物館,但除了文化博物館收取入場費外,其餘3間都是免費開放,所以該館的虧損較嚴重。

至於博物館會否年年虧損﹖據康文署人士表示,香港博物館的入場費與全球各地比較可說較便宜,特別現時逢周三都會免費開放,因此政府的資助會佔各館營運費九成以上,此安排其實源於當年前兩個市政局的年代。

博物館以往由兩個市政局營運,但當年兩局的收入大部分來自差餉,因此有能力容許較低的入場費。

http://hk.news.yahoo.com/060326/12/1mejz.html

何志平﹕博物館也可賺錢

(星島日報報道)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畫重新檢討,負責諮詢工作的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認為,引入商業元素確保收入來源,以推動生活化的主題式博物館值得考慮,過去一些國家便有傢俬博物展覽館,市民觀賞後,也可在展館外購買傢俬。他強調,會加強推廣文化政策,以達致市民「文化醒覺」。另外,西九諮詢委員會最快本周公布委任名單。

西九龍文娛發展區的原來計畫,曾要求核心文化設施部分,應包括由四間不同主題的博物館組成的博物館群。不過,何志平接受訪問時表示,西九博物館的數目及主題存有改動空間,毋須硬性跟從以往的規劃要求,包括可研究將博物館「四合為一」,由一座擁有不同分翼部門的大型博物館代替,於同一館內體現不同博物館主題。

但他指出,由於主題不同的博物館,經營手法和管理方式也有差異,因而當局在處理時也會較為慎重,「有人贊成博物館應分開來做,方便尋找不同合作夥伴,但也有些人認為應放在一起,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會多聽一點意見。」

當局去年為西九進行諮詢時,曾收到四十四個博物館類型的建議,當中包括不少主題式的博物館,由兒童玩意、玩具、電單車、交通航運、創意主題都有。何志平認為,日後西九核心文化設施,仍應包括這類主題式博物館,既能確保吸引一定人流,又可帶來商機。他舉例說﹕「一個電影博物館內若然設有十間迷你電影院,持票者又能一次過看盡這些電影,應可讓你賺過盆滿缽滿﹔又例如英國的家具博物館,前面可以看,後面則有東西買。」

西九諮詢期三個財團均不約而同倡議的水墨畫博物館,何志平仍「情有獨鍾」,認為值得保留,「水墨畫可能未必有很多人認識,但這是香港特色,能彰顯中國文化,歐美等外國不用水墨繪畫,香港擁有一座水墨畫博物館,會有一種獨特優勢。」

對於過去外界批評香港已有合共二十間公私型博物館,毋須在西九多建,何志平則反駁,香港平均三十三萬人才有一所博物館,而政府本身收藏三十多萬件藏品,私人收藏的亦有數萬件,若以每年進行四個展覽,每個展覽展出二至三百件計,亦可展出二十年,故認為本港有空間加建博物館,以增加市民欣賞文化藝術的機會。

http://hk.news.yahoo.com/060326/60/1meta.html

Friday, February 24, 2006

巴士之父榮休 擬辦博物館續緣

【明報專訊】今日的巴士,大多是雙層三軸設計、空氣調節、以錢箱收車費,且班次頻密。大家可知30多年前,這些事物對香港市民來說仍是新鮮事﹖巴士服務改善,背後不少理念,其實都源自有「巴士之父」之稱的新巴、城巴董事總經理李日新(Lyndon Rees)。這位一手「養」大城巴、年屆67歲的巴士迷,將要退下火線,但他不願放棄50年來跟巴士結下的良緣,計劃籌辦交通博物館,展出自己保留的古董巴士,讓大家緬懷過去。


增雙層巴士 紓候車之苦
人稱「阿爺」的「巴士之父」李日新,50年代已在英國參與巴士服務的工作,1969年加入香港運輸署,翌年加入中巴當交通經理。老一輩的讀者都知道,昔日等巴士是一件苦差,當年在中巴服務的李日新憶述﹕「當時市民要淋著雨,在巴士站候車,一等兩小時,更糟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車來到」。


於是,他銳意增加雙層巴士數目,1975年,中巴全線1000部巴士已是雙層巴士。李日新憶述,當年不少車長及工會,都大力反對引入雙層巴士,中巴更要親自修剪山頂及赤柱一帶的樹枝,讓巴士駛過。


引進一人控制模式感自豪
同樣教李日新感到自豪的,是一手引進的「一人控制」模式。當年的巴士除車長外,還有3至5名售票員﹔至1970年3月,中巴試驗安排一輛裝有錢箱的巴士,提供服務,未料市民不接受上車投幣,巴士未及開出已遭大批憤怒的乘客包圍,還要警方維持秩序,試驗被迫腰斬。經過5年宣傳,中巴至1975年才成功引入「一人控制」模式,並沿用至今。


創城巴欠資金 貨櫃充辦公室
事實上,人稱「阿爺」的李日新,還替本港的巴士服務寫下不少個「第一」﹕如引進首部三軸巴士、雙層空調巴士、早餐巴士,更史無前例地將雙層巴士駛入內地。


不過,風光背後,李日新吃了不少苦頭。1977年,李日新創立了城巴,因人手及資金不足,當年要以貨櫃做辦公室,「下雨天就一手撐傘、一手批改文件,還有老鼠在地上亂跑」。至下午,李日新就親自駕駛巴士,接載乘客。


號召巴士迷展古典珍藏
李日新榮休在即,更打算再續「巴士情緣」,計劃在本港籌辦首家交通博物館,參與保留古典巴士的工作,除自己擁有的4部巴士外,更會號召「同道人」參與,展出的巴士將達數十部。不過,李日新坦言,土地肯定是最大問題,「在西九龍文娛區辦博物館當然好,但地價肯定會十分昂貴﹗」民政事務局發言人則表示,暫未接獲有關申請。


明報記者 華銘慶

http://hk.news.yahoo.com/060223/12/1lhwr.html

Monday, February 20, 2006

館長﹕鄭和發現美洲無實據 歷史博物館展出七下西洋文物

【明報專訊】鄭和發現美洲新大陸的爭議,近日鬧得熱哄哄之際,歷史博物館宣布周三起舉辦鄭和下西洋紀念展覽,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歷年搜集所得的60多件相關展品,當中包括鄭和當年揚帆出海那艘船的大舵杆,以及鄭和船隊所畫的航海圖摹繪本。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表示,至今仍未有確實證據,證明鄭和發現美洲。

斥1418年世界圓圖「假得離譜」
上月一名內地律師聲稱購入鄭和於1418年繪製的世界地圖,當中更以「東西半球」方式,畫出世界各國包括南極的所在地。丁新豹直斥該幅地圖「假得很離譜」,因當時中國人仍沒有「世界是圓」這個概念,而且當時尚未發現南極。


丁指出,是次展出的鄭和航海圖,顯示了明朝期間中國人的繪圖方式,猶如繪畫山水畫般,按照船員途徑的路線,以山嶺及大海表達路經之地。航海圖由中國南京一直伸延至東非,由右至左連貫畫成。

展品60件 圖片100多張
除了航海圖外,展覽亦包括60多件展品及100多張圖片。丁新豹表示,去年7月中國國家博物館為紀念鄭和於1405年下西洋600周年,曾舉辦大型展覽,展出80多件展品,香港歷史博物館安排周三起,舉行為期3個月的展覽,展出當中60件,連展品借用費及保險費共耗資300萬元。


盼港人加深認識下西洋歷史
丁稱,目前內地蒐集所得有關鄭和下西洋的物品中,沒有一件可證明鄭和發現美洲,因此西方人對鄭和航海的推測,仍有待證實。他希望透過是次展覽,加深港人對鄭和下西洋這段歷史了解。
展覽亦會展示鄭和乘坐那艘大海船的遺物、長達11米的大舵杆。丁新豹指出,以舵杆的長度推算,當年鄭和所乘的船,船身長度可能有一個足球場般龐大,達44丈(約150米)。


鄭和34歲起,曾先後7次下西洋,每次出航船隻多達200艘,隨行航海員達2.8萬人,航程遍及亞、非洲30多個國家,鄭和最終在第7次下西洋途中去世,終年62歲。丁表示,鄭和第7次出海前,似有預感自己會離世,曾鑄造大銅鐘祈求平安,又向寺廟捐獻,更獲和尚撰文道謝。

本身屬回族、信奉伊斯蘭教的鄭和,11歲便入宮當太監。他在七下西洋之前已有出海經歷,更曾在香港附近遇上風浪,向天后祈福後渡過難關。此後有關鄭和的歷史,便和佛教結下不解緣。

http://hk.news.yahoo.com/060219/12/1ld6g.html

Wednesday, January 18, 2006

博物館介紹: 巫館恫 嚇破膽博物館

每趟出門,遊博物館幾乎是指定動作。每個城市必遊的博物館我差不多都到過了,說的是大英博物館、故宮博物館等等。近年我銳意發掘新意思,參觀那些奇怪有趣的博物館。在英國康沃爾(Cornwall),我就發現了一所詭異的巫術博物館(Museum of Witchcraft)。


來到英國康沃爾北部,第一個感覺是,這個鄉郊地區與山海相依。像我第一站停留的小城鎮Tintagel,面向無際大海,沿岸盡是被海浪日月拍打的岩石,即使滿目藍天碧海,卻也沒幾個遊客,極有天涯海角的况味。


13世紀城堡 擁抱海天一色
傳說當年英國亞瑟王(King Arthur)就在Tintagel出生。此處建有一座13世紀的古堡Tintagel Castle,我緩緩登上,才發現古堡已剩下破瓦頹垣,只能依稀看出一個個瞭望台,現在都成了遊客的觀景台,讓他們鳥瞰英國西南部的海天一色。


偏僻小石屋 通往詭異世界
不過,看海看古蹟還是其次,我此行最想看的,還是朋友口中英國唯一且詭異陰沉的巫術博物館。博物館距離Tintagel約10公里,坐落於小海港Boscastle之內,有點偏僻。它不似我過往遊覽過的那些面積廣大、建築精緻的博物館。眼前的Museum of Witchcraft,只是一座典型的英式鄉村老石屋,除了門口那個標記,完全看不出是間如此獨特的博物館。


這間小屋是世界目前擁有最多與巫術有關藏品的地方,自1960年成立,快有50年歷史了。博物館創辦人Cecil Williamson本身就懂得巫術,曾經在英國Devon開設巫術博物館,但早在數十年前的英國,居民對巫術非常抗拒,認為是妖邪之術,遂將Williamson趕離當地。Williamson輾轉把展館遷至Boscastle。也許小鎮人口不多,巫術博物館終能落地生根,更成為當地唯一的景點,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館內的展品除了館主的藏品,也有不少由其他同好捐出。亦有說這地區曾是英國巫術最盛行的地區——因為康沃爾屬英國偏僻地區,沒受過什麼破壞侵擾,能夠好好保存這些遠古文化。


對於巫術,我自問所知甚少,幾乎仍停留在童話故事的刻板印象,以為巫師一定又老又醜。館內展品五花八門,既有昔日用作治療不育婦女的陽具象徵之物,也有裝着不同藥材的巫師專用藥瓶,當然還少不了最經典的巫師掃帚啦﹗看介紹才知道,原來巫師也有好壞之分,籠統稱為白巫師(好)與黑巫師(壞)。巫術有如一種信仰,透過施行魔法而達到不同效用。


女巫如明星 英萬人習巫術
我最大的疑問是,現代還有巫師存在嗎﹖館內人員告訴我,自1951年開始,使用或練習巫術在英國已屬合法,目前在英國,還約有一萬名巫師在修習巫術。基本上,在英國每個城市、無數村落,巫師們還在悄悄地施展他們的魔法。而且還有不少極具知名度的巫師,如女巫Patricia C. Crowther,便經常出現於各大小媒體為大眾解答各種疑難,儼如明星,深受不少人崇拜。


臨離開時,我好奇問問館內員工,有沒有學習巫術。沒想到他坦白的回答﹕「若對巫術沒有興趣,根本不會在這裏工作。」不過他一再強調這是私事,不欲多談,我也不便多問下去。說到底,即使對巫術了解多了,我還是對這種「信仰」抱有很大疑問,也不確定是真是假。走在博物館中,感覺的確陰森恐怖,若大家有興趣來參觀的話,真要有心理準備啊﹗


Museum of Witchcraft
地址﹕The Harbour, Boscastle,Cornwall, PL35 0HD
電話﹕+44 1840 250111
網址﹕http://www.museumofwitchcraft.com
開放時間﹕不定(可上網查詢)


Kookie
http://hk.news.yahoo.com/060117/12/1khpt.html

Tuesday, January 17, 2006

新建設老情懷 首都博物館新館

【明報專訊】北京天天進行翻天覆地工程,早已見怪不怪﹔老胡同版圖一直在縮小,龐然新廈愈建愈多﹔舊與新往往勢不兩立,新近落成的新地標首都博物館新館,倒是新瓶舊酒,以最新設施盛載淳厚的老北京情懷。


50年一遇的博物館建設
去年12月16日開館試業的北京首都博物館新館,是京城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首都博物館原館設在北京國子監街孔廟,由於面積狹小,發展空間有限,當局決定另覓新地擴展。首都博物館新館在2001年12月動工興建,耗資5億人民幣,歷時4年完成。新館分為地上5層、地下2層,總建築面積達6.38萬平方米,相當於香港歷史博物館的4倍。不說不知,北京大型博物館如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均建於50年代,往後50年,北京大型博物館建設項目是零。因此,首都博物館新館啟幕,成為了傳媒焦點和平民茶餘話題。50年,半輩子的光陰,在歷史的長河裏有如滄海一粟,然而,這50年裏,中國經濟面貌大為不同,全球博物館文化也與日俱新。


環保互動零「隔膜」參觀
首都博物館為展示北京歷史和文化風貌的綜合型博物館,展品文物多達5000件,場內主要分圓形展館和方形展館兩大部分,北京通史陳列、館藏精品和臨時展覽三大內容,內裏再細分了歷史文化篇、城建篇、民俗篇、瓷器、玉器、佛像、書法繪畫等十數個展覽。


新館不單寬大嶄新,空間感和採光均極佳,管理上也相較內地其他博物館先進,顧問團特別到訪日本、加拿大、美國、西班牙等地實地觀摩取經。「新館的最大特色是,向觀眾開放的面積比例高,休閒設施豐富,展覽活潑互動,並設有照護老人、殘障人士的專門通道和設施,又特別備有育嬰室。」顧問崔學諳說。


互動是世界博物館的大潮流,首都博物館新館也不例外,雖然觀眾仍舊不能觸摸展品,但館方為不少展品打破「隔膜」,讓參觀人士可「零障礙」觀賞,如佛像展裏的佛像,不設玻璃展箱,讓參觀者近距離細賞佛像雕工細節。場內裝有不少輕觸式導賞電腦,click一click,觀眾不單獲得展品的背景資料,更可隨意放大展品圖片。像書法展覽裏,參觀者便可把董其昌的書法作品逐字逐劃放大,細細品味鐵劃銀的骨氣和氣勢。


實景精品展現北京性格
首都博物館以展示北京性格為目的,展品豐富多變,既有藝術價值連城的古玩古物,也有許多尋常民間日常用品。老百姓看前朝老百姓的用品,帶生活的觸感與智慧,分外親切,趣味盎然,包括剪刀、照片、地圖、器皿、列車時刻表,甚至考生在科舉考試作弊的貓紙「夾帶」﹗館內同時亦建有大型「實景」,讓人穿越時光隧道,走回消失中的老北京。好像自開館以來大受歡迎「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以結婚、做壽、過年、小孩滿月為題,以大量模型展示,場內又複製了原大的四合院大門、門墩等等,並附以詳細解說各款大門的門弟之別。另又設京劇文物展,場地仿照陽平會館戲樓而建,樓高兩層,四周展示京劇戲服,戲樓中央設有大電視,播放影片講解京劇特色。


「走馬看花的看,至少3小時,精讀細賞的話,至少兩天。」崔顧問說的,確是實話。

文、圖﹕黃潔玲http://hk.news.yahoo.com/060116/12/1kgin.html

Sunday, January 01, 2006

博物館入不敷支 不合成本效益?

香港四間主要博物館--香港藝術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太空館,及其他分館,回應市民的要求,減少在公眾假期的休館日,由原本的六天減至只在農曆年初一、二休館。  

博物館多開放四天,政府便需額外撥款一百二十七萬,這樣做是否值得?究竟博物館的成本與效益是如何衡量?是否因博物館有共用物品的特性,故需由政府承辦?

成本與效益  
市政總署的資料顯示,九七至九八年度,四間主要博物館及其他分館,每年總開支超過二億四千八百萬,收入卻只得二千五百多萬,僅約佔一成(收支詳見下表)。在需要政府補貼九成以上經費的情況下,是否反映博物館目前的運作不合乎成本效益呢?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王家富解釋:「若增加開館日數的邊際效益(marginal benefit)大過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就有充分理由增加開放時間。」  

他指效益不僅來自門券收入,更重要的是有更多人可以欣賞到館內的收藏品或藝術品。而這些物品愈多人欣賞,它的效益就愈大。  

基於這些物品的特性(詳見另文),額外開放的實質成本無變,而它的邊際效益遠勝過因額外開放所增加的邊際成本(即管理成本),因此增加開放日數的價值顯而易見。

金錢以外的價值  
除了收入這種實質的效益,開辦博物館還有否其他的效益?  

市政總署助理署長(博物館及圖書館)馬啟濃說:「博物館的價值是代表著該地區的文化,需要加以保存、研究、展示、教育及推廣予本地和外來遊客。」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曾柱昭強調:「博物館的效益不能簡單量度或量化,不能像商品般計算成本及效益,從教育、啟發性的角度,鼓勵市民向美好生活的展望,政府補貼是必須的。  

「我們購置收藏品,不代表錢就這樣花去了,相反收藏品本身不斷升值,以香港藝術館為例,當初開館時購置收藏品約三億,現在連增購及館藏的財產升值約達十一億。」


收費減負擔  
至於為何博物館仍只維持象徵式的收費,王家富指收費具有限制非參觀人士進場的意義,亦可方便統計人流及減輕部分的財務負擔。  

他覺得除了政府給予補貼外,亦可成立私人信託基金,仿效外國博物館舉辦活動籌錢,例如美國芝加哥藝術館經常主辦派對,收益會撥歸基金作為補助用途。
博物館私有化?  

其實,目前香港亦有規模較小,由私人承辦的博物館,如李小龍博物館、徐展堂博物館等。那麼,大型的博物館又可否像地下鐵路公司、九廣鐵路公司般,實行私營化,甚至私有化,由私人承辦?  

熱愛鑽研香港早期文化的浸會大學電影電視學系副教授吳昊表示,本地博物館應仿效外國的潮流,走專門化的道路,並鼓勵私人投資承辦。  

「美國、加拿大等地方,自八十年代開始,博物館已走向專門化。另外,日本便有『鹽與煙草博物館』,顧名思義,館內只擺放這兩款東西,『洗衣粉博物館』,就展出不同年代的洗衣粉。」  吳昊表示,雖然它們的入場費較昂貴,但亦不乏捧場客,主要是視乎收藏品的吸引力。  

王家富認為,博物館全面私營化首要考慮的是有否強大的財力支持。若有承辦單位或富商願意捐出大量收藏品及負擔營運開支,入場費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主動改善服務質素,例如延長開放時間等。  

不過,臨時市政局博物館委員會主席莫應帆,就擔心改變博物館的營運模式會令文化藝術的發展受到局限。「我不贊成將博物館的收入與成本掛帥,若改由商業模式運作,承辦商就必須迎合主流市場的選擇,一些非大眾口味而又具有文化藝術價值的文物就沒有機會展出。」


博物館有三種特性    
博物館一向予人的印象是保存人類文明,延續文化的一個神聖殿堂。  

而王家富指出,博物館是介乎共用物品(Public Goods)與擠塞物品(Congested Goods)之間,它具有共用物品的特性,即多少人使用其成本都不會增加,但亦會因為消枆的頻密度高而阻礙了他人使用。  

因此消費者或需要付出一定入場費才可使用,故此又可稱為會員物品(Club Goods)

表:市政總署轄下博物館的收支情況(九七至九八年度)
收入項目    金額(萬元)    開支項目   金額(萬元)
場租/入場費   1,855   運作開支   10,350  
銷售(刊物、精品)220 特別開支 2,665
租金       240     (包括採購、車輛、器材)
(外判紀念品部、小食部)   儲備基金   338
捐助       200 員工 11,478
總計       2,515     總計     24,831


撰文:葉永成
http://www.cuhk.hk/eco/cyber/%B3%D5%AA%AB%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