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s_london

museums_london

Sunday, January 01, 2006

博物館入不敷支 不合成本效益?

香港四間主要博物館--香港藝術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太空館,及其他分館,回應市民的要求,減少在公眾假期的休館日,由原本的六天減至只在農曆年初一、二休館。  

博物館多開放四天,政府便需額外撥款一百二十七萬,這樣做是否值得?究竟博物館的成本與效益是如何衡量?是否因博物館有共用物品的特性,故需由政府承辦?

成本與效益  
市政總署的資料顯示,九七至九八年度,四間主要博物館及其他分館,每年總開支超過二億四千八百萬,收入卻只得二千五百多萬,僅約佔一成(收支詳見下表)。在需要政府補貼九成以上經費的情況下,是否反映博物館目前的運作不合乎成本效益呢?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王家富解釋:「若增加開館日數的邊際效益(marginal benefit)大過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就有充分理由增加開放時間。」  

他指效益不僅來自門券收入,更重要的是有更多人可以欣賞到館內的收藏品或藝術品。而這些物品愈多人欣賞,它的效益就愈大。  

基於這些物品的特性(詳見另文),額外開放的實質成本無變,而它的邊際效益遠勝過因額外開放所增加的邊際成本(即管理成本),因此增加開放日數的價值顯而易見。

金錢以外的價值  
除了收入這種實質的效益,開辦博物館還有否其他的效益?  

市政總署助理署長(博物館及圖書館)馬啟濃說:「博物館的價值是代表著該地區的文化,需要加以保存、研究、展示、教育及推廣予本地和外來遊客。」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曾柱昭強調:「博物館的效益不能簡單量度或量化,不能像商品般計算成本及效益,從教育、啟發性的角度,鼓勵市民向美好生活的展望,政府補貼是必須的。  

「我們購置收藏品,不代表錢就這樣花去了,相反收藏品本身不斷升值,以香港藝術館為例,當初開館時購置收藏品約三億,現在連增購及館藏的財產升值約達十一億。」


收費減負擔  
至於為何博物館仍只維持象徵式的收費,王家富指收費具有限制非參觀人士進場的意義,亦可方便統計人流及減輕部分的財務負擔。  

他覺得除了政府給予補貼外,亦可成立私人信託基金,仿效外國博物館舉辦活動籌錢,例如美國芝加哥藝術館經常主辦派對,收益會撥歸基金作為補助用途。
博物館私有化?  

其實,目前香港亦有規模較小,由私人承辦的博物館,如李小龍博物館、徐展堂博物館等。那麼,大型的博物館又可否像地下鐵路公司、九廣鐵路公司般,實行私營化,甚至私有化,由私人承辦?  

熱愛鑽研香港早期文化的浸會大學電影電視學系副教授吳昊表示,本地博物館應仿效外國的潮流,走專門化的道路,並鼓勵私人投資承辦。  

「美國、加拿大等地方,自八十年代開始,博物館已走向專門化。另外,日本便有『鹽與煙草博物館』,顧名思義,館內只擺放這兩款東西,『洗衣粉博物館』,就展出不同年代的洗衣粉。」  吳昊表示,雖然它們的入場費較昂貴,但亦不乏捧場客,主要是視乎收藏品的吸引力。  

王家富認為,博物館全面私營化首要考慮的是有否強大的財力支持。若有承辦單位或富商願意捐出大量收藏品及負擔營運開支,入場費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主動改善服務質素,例如延長開放時間等。  

不過,臨時市政局博物館委員會主席莫應帆,就擔心改變博物館的營運模式會令文化藝術的發展受到局限。「我不贊成將博物館的收入與成本掛帥,若改由商業模式運作,承辦商就必須迎合主流市場的選擇,一些非大眾口味而又具有文化藝術價值的文物就沒有機會展出。」


博物館有三種特性    
博物館一向予人的印象是保存人類文明,延續文化的一個神聖殿堂。  

而王家富指出,博物館是介乎共用物品(Public Goods)與擠塞物品(Congested Goods)之間,它具有共用物品的特性,即多少人使用其成本都不會增加,但亦會因為消枆的頻密度高而阻礙了他人使用。  

因此消費者或需要付出一定入場費才可使用,故此又可稱為會員物品(Club Goods)

表:市政總署轄下博物館的收支情況(九七至九八年度)
收入項目    金額(萬元)    開支項目   金額(萬元)
場租/入場費   1,855   運作開支   10,350  
銷售(刊物、精品)220 特別開支 2,665
租金       240     (包括採購、車輛、器材)
(外判紀念品部、小食部)   儲備基金   338
捐助       200 員工 11,478
總計       2,515     總計     24,831


撰文:葉永成
http://www.cuhk.hk/eco/cyber/%B3%D5%AA%AB%C0].html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