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博物館的高格調氣氛,很易令人卻步。要是博物館化身商場,由年輕藝術家分區設計,製成零距離的藝術品,會否對博物館改觀﹖這就是香港文化博物館即將舉辦的「商場時代的藝術體驗」展覽了。
電視 輸送養分
本身是設計師的林偉雄製作「家居園藝」(Home & Garden),源於他認為「Garden」對大部分香港人相當陌生。「Garden」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是陪伴成長,讓人直接感受悠閒生活的地方。「其實,我們也有Garden,不過是電視吧機﹗」林氏諷刺地說,太多小童花上長時間看電視來吸收「養分」了。
他把這看法融入裝置藝術裏,以金錢草種植於4個玻璃箱內,頂部則安置了4部直播無線及亞視中英文台的電視機,讓它吸收熒幕所發出的光線作養分。
「植物比喻看電視節目成長的人,他們生活在密封空間內。」他笑說,真要比較哪個電視台可讓植物(觀眾)長得較茂盛了。
廣告 無處不在
曾建華藉「休息區」諷刺廣告資訊氾濫,他在商場深感廣告的威力,連廁所內也有電視機播放廣告。「只要有錢,任何地方都可賣廣告,潛移默化地催眠大眾。」
曾氏設計一個面積約600呎、樓底高10多呎的休閒空間,牆上貼滿印有「男女買買男女」等字句組成的花紋圖案牆紙。偌大的空間,令人進入時有點無拘無束的感覺。不過,不久便會發現,這裏四面外貌相若,就如置身於大型商場一樣,所有店舖及食肆種類相同,毫無特色,令顧客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區內安裝了一個不停播放廣告的電視,伴莫札特的音樂,以及滲透微弱的宣傳消費聲帶。創作靈感是來自一齣關於海軍畸戀的瑞典電影,其配樂就正是莫札特的樂章,從而寓意消費者與商品的畸戀關係。
坦克 代表消費
「消閒娛樂」區內有一架真實比例的木製坦克車。這個象徵男權的符號,由女藝術家張韻雯(Amy)創作。
她認為人類已將暴力視為一種消費或娛樂模式,曾受戰火洗禮的越南,遊客區的紀念品便大多與戰事有關﹔各國政府進行軍事交易時,亦視這些武器如玩具般。
聽Amy說,原來這木製坦克車,是參照前蘇聯在二次大戰時使用的「T34」型號。當時蘇軍短時間內生產4萬架簡陋的「T34」,對抗精銳的德軍,結果蘇軍因「人海戰術」戰勝,「戰爭與消費品一樣,只是重量(Quantity)不重質(Quality)。」
食物 化成彩虹
設計「餐飲區」的尹麗娟(Annie)把超巿的貨架搬到展覽廳。她以7種不同顏色包裝的食品,有次序地放置在貨架上,如紅色是汽水、黃色便是檸檬茶,從而劃出了一條彩虹,「這條彩虹表達食品簡單及甜美的意思」。
Annie將於超巿舉辦裝置藝術展,以白色陶瓷仿製各樣的食品包裝,並置於該類食品堆中,甚至可供顧客購買。看來,食品與藝術品已不可劃分。
過去曾有不少藝術工作者的創意,因博物館的條例及資金所限而未能發揮。希望在短時間內,藝術家有機會自由發揮吧。
文﹕朱家德
編輯﹕元敬德
http://hk.news.yahoo.com/060601/12/1odlv.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