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s_london

museums_london

Saturday, December 31, 2005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完成翻新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一系列的翻新及改善工程,已順利完成。

「李鄭屋漢墓發掘五十周年紀念暨漢墓博物館重修竣工儀式」今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副署長(文化)鍾嶺海、博物館委員會主席伍步謙、深水埗區議會主席譚國僑及康文署歷史顧問(考古)劉唯邁。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表示:「李鄭屋古墓墓頂向來鋪上防水膠膜、混凝土,以及泥土和天然草坪以作保護。由於近年每逢大雨,李鄭屋漢墓均出現雨水滲漏問題,為保護古墓的結構,康文署遂決定為古墓進行一系列改善工程,包括為古墓蓋建天幕,以及為設於古墓旁的展覽廳進行裝修。整項工程於今年一月展開,而展廳的翻新工程已於六月完成,並於同月開放參觀。至於天幕蓋建工程則於十月完成。」


丁博士表示,為保護漢墓而興建的天幕,造型獨特。古墓與天幕,一古一今,配合得宜。而李鄭屋漢墓博物館展覽廳及設施在翻新後感覺煥然一新。


展覽的內容亦已更新,包括增設「華南漢文化」展覽,展出華南出土的漢墓和文物,藉此介紹兩漢期間(公元前二○六至公元二二○年)華南漢文化的特色。展廳亦添置多媒體電腦,以互動方式介紹漢墓的內部結構,增加趣味性。


李鄭屋漢墓是一九五五年政府在李鄭屋村夷平山坡,興建徒置大廈時發現的。從墓室的形制、墓磚銘紋及出土文物等推斷,該墓應建於東漢時期,即公元二十五年至二二○年。一九八八年李鄭屋漢墓列為法定古蹟,得以永久保存。為了穩定漢墓內部的濕度和溫度,減緩墓室的損耗,墓室不對外開放,但參觀者可以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窺探古墓的內貌。


漢墓旁邊設有展覽館,除展出從漢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銅器外,還設有「李鄭屋漢墓」和新設的「華南漢文化」兩個展覽,利用文字、圖片、照片、地圖、錄像和模型等輔助展品,介紹漢墓的地理環境、發現經過和墓室結構,以及漢代華南的社會文化特色。

12月 30日 星期五 15:3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1230/12/1jzns.html

Sunday, December 18, 2005

飲食博物館「擺」滿漢全席 稻香250萬元裝修 展舊式茶樓文化

【太陽報專訊】民以食為天,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有本港飲食集團為保存珍貴飲食歷史,兩個月前重開因經費不足關閉的私營飲食博物館。集團更豪擲二百五十萬元裝修博物館及加設中式餐飲專區,展現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茶樓文化,並透過展板、食物模型及餐具,將三十年前本港舉辦的滿漢全席重現眼前。

位於粉嶺的私營人類飲食博物館早前宣告因入場人數未如預期需要關閉後,稻香集團於八月決定接手繼續博物館的運作,裝修後於十月中重開。除了保留舊有的千多件來自各國的展品,稻香在博物館二樓加設舊式茶樓展區,特別讓年輕一代了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盅兩件」文化。
團體預約免入場費
至於博物館地下展區亦加設滿漢全席專區,展出部分如熊掌、猩猩唇及猴子腦等珍貴菜式的食物模型。稻香更獲曾於七七年舉辦滿漢全席的聯邦皇宮大酒樓(前身為國賓大酒樓)贊助,捐出當年的菜單、相片及一套鍍金餐具作展覽,令參觀者感受當年該頓價值十萬元盛宴的奢華。


稻香集團企業傳訊及行政管理副經理吳崇欣引述該集團行政總裁鍾偉平指,籌辦博物館目的是延續飲食文化,就算每月需付出十萬元管理費,且入場費全免亦在所不計。該博物館由明年起可接受機構團體預約參觀,但暫未接待個人遊客觀賞。

12月 17日 星期六 03:00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1216/197/1jnay.html

Thursday, December 08, 2005

貯存失當 美數百萬文物瀕潰爛

【明報專訊】美國歷來最大的一項文物儲存研究顯示,美國目前48億件貯存在博物館和圖書館的文物當中,有數以百萬計因為貯存不當,正瀕臨潰爛。

這次研究由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中心及「遺產保存」機構進行,希望替全國3萬個機構中的48億件文物描繪出一個概括的貯存情況,研究報告周二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發表。

忽視基本規則 度濕度波動肇禍
報告指,大小機構中的文物都出現潰爛情況,其中尤以小鎮圖書館及歷史協會的情況最為嚴重。研究調查了全國3370家博物館、圖書館和資料庫,發現許多家缺乏基本的環境調控設施。研究發現其中四分一機構的室內度、光線和濕度可能會有潛在波動。有65%機構的館藏已受破壞,只有五分一機構有專人負責保護館藏。研究表示,8成機構對自然災害來臨時應如何拯救館藏文物缺乏周詳計劃。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歷史協會福特中心主管賴利表示,很多機構處理文物的態度就好像處理藏到閣樓和地下室的家人遺物一般,他們常常忽視一些文物存放的基本規則,例如應把文物放置在離地起碼10公分高的地方以防被輕微水浸破壞等。賴利指,他們把照片、日記和其他文件按日常慣例貯存在紙盒或牛皮紙袋中、或用報紙包裝存放,沒有留意這些物料含酸性,會腐蝕紙張。
過膠地圖 黏貼劑弄黑珍藏


賴利有一次造訪一個博物館,館內珍藏一幅3.3米闊、標示出美國早期聚居地、小徑和農場的地圖。為了保存這幅地圖,館長把地圖過膠,但不知道那層膠質內的黏貼劑會滲滿整張地圖,令地圖變黑變脆。報告書估計,美國全國分別有2.7億本書、期刊和報紙、1.89億個科學標本、1.53億張照片、1350萬件歷史文物和470萬件藝術品急需保護。然而,報告書中並沒有估計要保存這批文物需要多少錢。

12月 7日 星期三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1206/12/1jc0y.html


其實全世界都是一樣

Sunday, November 27, 2005

為省3.5億 孫中山博物館遷甘棠第

【明報專訊】中區老街坊近日在前警察宿舍地皮陸續「發現」中央書院古蹟,但原來民政事務局早於4年前已知情,且曾計劃在宿舍地皮上興建孫中山博物館,惟最終因建造費高達4.9億元而放棄有「真」的原址,把博物館遷入甘棠第,節省3.5億元之餘,更可把約值30億元地皮出售發展住宅。長春社狠批政府向錢看,古物諮詢委員會要求政府作合理交代。

政府4年前已知紅磚牆存在
香港發現逾百年古蹟是喜事,但負責勘察的古物古蹟辦事處一直低調回應事件。本報昨日向處方查詢詳情,發現民政局早於2001年已得悉有關紅磚牆和花崗岩石柱的存在,並曾考慮在原址上興建孫中山博物館。


古物古蹟辦事處發言人回應查詢時說,民政事務局於2001年6月已開始在中西區尋覓適合地點建孫中山博物館,包括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負責研究的古物古蹟辦事處指出,在宿舍地皮興建博物館是可行的,但要詳細考慮技術問題和交通等配套。

長春社斥政府向錢看
被問及計劃告吹原因是否與政府可增加地皮收入有關,處方發言人沒有正面回答,只表示在甘棠第興建博物館的時間較快,成本較低。宿舍地皮的建造費估計要4.9億元,而甘棠第的收購費連改建費只需1.4億元,最終決定是由民政事務局給予政策支持。發言人並指出,甘棠第主人何甘棠與孫中山均是中央書院的同學。

長春社理事黎廣德批評,政府向錢看,為慳3億元﹔而孫中山曾在該書院主持奠基典禮,是他在香港留下唯一觸摸過的遺蹟,但現在可能要面臨清拆危機。他質疑政府作出決定時從未諮詢公眾,港人未必認同有關取捨的價值觀。

身兼城規會委員、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的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林雲峰質疑,在甘棠第建孫中山博物館是否「原汁原味」,並要求政府向古物諮詢委員會交代有關古蹟的數量和處理方法。他說﹕「上海一個舊區都有10多個文物區,香港一個都無,有關遺址不能忽視。」

半山區關注組召人何耀生認為,政府不遵重中華民族的歷史,要求政府保留所有發現的古蹟,並提供配合的規劃環境。


明報記者

11月 26日 星期六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1125/12/1j0rp.html

Friday, November 11, 2005

柏林猶太人博物館 建築結合歷史的衝擊

【明報專訊】德國近年出現了不少有趣的新建築,且因著它們具標誌性的內容,統統成為該國的地標。位於柏林的猶太人博物館(Jewish Museum)便是其中的象徵。

2001年落成的猶太人博物館,顧名思義是以猶太人歷史為主題而建,博物館外形參差不齊,從地面看只會看到博物館外牆的金屬面板以及不規則的窗口。根據博物館的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香港城市大學媒體科技中心建築師)所表示,博物館的設計根源是猶太人的標誌——大衛星,把大衛星拆散之後重組,便成了這個樣子。那座宛如閃電狀的建築物,就像一道閃電劈向德國人,甚至是世界上所有人的腦袋,是一道文化乃至政治的衝擊。

猶太人在納粹黑雲籠罩歐洲的時期所經歷的苦難,一一給記載在博物館內。Daniel巧妙地把博物館以一條主軸,但分拆成很多分支的概念來設計,主軸代表了猶太人的二元性(時間及空間)的人文歷史發展,而分支則代表了猶太人當時的逃亡路線以及不幸被關入集中營而步入死亡的悲慘之路。館內分支的交匯點就只有空洞的空間(Void),象徵了一個民族的空白歷史,當你沿著「死亡之路」直走到盡頭,便可通往館外的Garden of Exile,49條(48+1)6米高的方形石柱,每邊7條,排列成四方形,這裏是Daniel玩弄數字啞謎的舞台。7在猶太人的信仰中代表上帝在創造宇宙的第7日休息﹔48的數字代表了以色列人於1948年立國,而剩下的1條石柱則代表德國統一之後的首都柏林。

在記載著一片苦難歷史的地方參觀,體會並不好受。地面一層的Memory Void成為以色列猶太裝置藝術家M. Kadishman要求參觀者感受這段苦難歷史的空間。這個名為「落葉」(Shalechet)的藝術擺設由1萬塊鐵片面孔組成,當參觀者在鐵片上步行時,會發出空洞的金屬撞擊聲,宛如千萬把訴說痛楚的幽魂聲音在低泣。

迪積克

11月 10日 星期四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1109/12/1ijsp.html

Tuesday, October 18, 2005

破禁墳場遊 追尋殖民地歷史 博物館長導賞 細說名人故事

【明報專訊】近日重陽節孝子賢孫登高掃墓,但應節「遊覽墳場」則可謂別開生面,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趁重陽時節,打破中國人忌諱,帶領40名市民導賞位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它前稱「殖民地墳場」,是港島區歷史最悠久的墳場,不少香港歷史上的顯赫名人如何東(買辦巨富)、何啟(孫中山老師)、遮打爵士(置地創辦人)等均長眠於此。

丁館長與市民穿梭墓地,細說墳場源起及名人故事,並考慮製作小冊子,以及提供網上資料,供市民到墳場「自由行」。

丁館長表示,「墳場」的出現已成香港殖民地歷史一部分﹕「中國人墳墓是馬蹄形,按風水獨立葬於山頭﹔墳場則是歐洲人的傳統,一般建在教堂附近。香港墳場的起源,便與英軍不可分割。」

1841年出現首個英人墳
1842年南京條約,香港割讓給英國,不過此墳場最早一個墳墓卻出現在1841年。丁館長說,據一名軍醫日記記載,一名英國軍艦的船長死後,人們越過高山把他葬在一個山谷,名為Happy Valley(快活谷),船長從此進入「極樂之地」。

丁館長指出,香港英軍是「病死多於打死」,事緣當年香港瘧疾盛行,加上英人來港水土不服,就連當時身為醫療界最高統帥的「醫務總監」亦死於瘧疾,有需要為居港英人開闢墳場,「當然死於瘧疾的中國人更不計其數,只是沒有紀錄」。

殖民地墳場容納不同宗教
1845年這個墳場正式定名為殖民地墳場,但除了基督徒外,亦埋葬不少東正教徒、天主教徒,及後再擴展至拜火教、印度教,並為已逝的居港日本人特別開闢新墳地。

華人最早的墳場,是1913年建立的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反映出當時香港華人逐漸建立地位,並開始產生以香港為家的歸屬感。

製作墳場自由行小冊子
丁館長說,每個墳墓,都埋藏著一段歷史故事,現仍不斷在墳場重新發現名人墓穴,令香港歷史更形立體。該館將於12月再舉辦第二次墳場遊,但因反應熱烈已告額滿,丁表示,會考慮印製小冊子或提供網上資料,供有興趣的市民「自由行」。


明報記者 伍詠詩

10月 17日 星期一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1016/12/1hpdj.html

Sunday, October 02, 2005

風扇癡獨資辦博物館 擲千金購200古董扇 見證上海繁華

【明報專訊】今天開始,香港的博物館增添了一名新成員——古董電扇博物館。這所博物館沒有獨特的建築風格,亦沒有完備的導覽資料,只得150平方呎,且陳設簡單,與附近佔地寬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形成強烈對比。然而,館內珍貴的99台古董電風扇,見證了上海在1900至1954年的盛衰歲月,以及一名收藏家獨力籌辦博物館的故事。

一年到內地尋扇逾30次
「收藏家不屑蒐羅大家都有的東西,最愛鬥罕有。」53歲、做汽油生意的鍾漢平,年前到北京、上海和天津蒐購古董電扇時,發現有售中國古董電扇的地方集中,且電扇數量不多,在能力許可下,他於是開始瘋狂「入貨」,一年內到3個城市30多次「尋扇」。「今年5月至8月,除了太太生日那個周末,連續14個周六、日都到國內找電扇。」


不敢講花費 怕老婆「鬧鬼」
鍾漢平收藏古董電扇的興趣始於15年前,但他一直以來只在香港「尋寶」,藏品亦僅10多台,近年他經濟環境改善,並希望在退休前了結心願,才在一年內一擲千金,令藏量急增至200台。他的古董電扇價錢由200元至1.6萬元不等,問他多年來為心頭好花了多少錢,他笑說﹕「不好講,老婆鬧鬼﹗」記者問連同飛機、食宿、買扇、買小屋作博物館等,會否花上百萬元﹖他笑而不語。

鍾漢平可能是世界上擁有最多上海古董電扇的人。他擁有200台於1900至1954年製造的古董電扇,八成在上海找到,有在當地出產的,也有從美國、德國和英國等入口的洋扇,以及1930年代日本在中國建立偽滿洲國時日本製造的電扇。

電風扇從前是平民的奢侈品,鍾的藏品中,包括1920年代上海洋行大班使用的「私家扇」、1940年代上海銀行專用的電扇,當年上海的繁華可見一斑。鍾漢平說,其藏品止於1954年,是因為此後上海的電扇由公、私合營大量生產,已失去古典美。

展出99台讓公眾參觀
好勝的鍾漢平希望得到多個第一﹕擁有最多在中國找到的古董電風扇、開設中國首間古董電風扇博物館、第一人出版古董電風扇圖鑑。為將珍藏公諸同好,他在筲箕灣買了一間小木屋,將之改為博物館,由於空間有限,只能展出99台電扇讓公眾參觀,博物館所有開支,都由他一人承擔。
「每台電扇都有一個故事,很值得收藏。地方政府不積極保留文物,電扇博物館由私人來辦,政府很丟臉。」他說,從來沒有想過聯絡任何機構籌辦博物館,「向人要錢﹖很難。問別人自資開電風扇博物館好不好,人人都會說我傻,但做到了,人人都讚好。」他還自資出版古董電扇風扇圖鑑,記錄珍貴但被遺忘的歷史遺產。


明報記者 胡幗欣
10月 1日 星期六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0930/12/1h7ol.html

Tuesday, September 06, 2005

博物館多面睇

【明報專訊】羅浮宮、大英博物館、故宮……本身已是旅遊目的地,然而你對博物館認識又有多深﹖最新一期《E+E》以博物館為專題,縱橫世界各地,介紹77間必去博物館﹔與此同時,香港電台電視部也製作了《藝行四方》電視系列,將於10月播放,介紹世界博物館及表演場地。

我們都知道,博物館是知識寶庫,然而,博物館是怎樣的知識寶庫呢﹖你又知不知,它更是舉足輕重的知識定義者呢﹖

最新一期《E+E》為博物館進行大解構,勾勒其前世今生與組織架構。博物館存在已久,可追溯至古典時期,但要到文藝復興後,才發展為公共機構,為平民大開門戶。博物館的職責範圍廣,近年甚至發展出博物館學(Museology)來,其工作包括蒐集、文件記錄、展存、詮釋、檢驗等,換句話說,它能為物件定性、歸類、定價(巿場價值及藝術價值),擁有巨大影響力。

世界上博物館眾多,立場不同,焦點不一,呈現與經營方法各異。《E+E》廣邀香港的博物館迷,推介心頭好,歸納為77間必遊之選,由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館,至小巧親切的本土傑作大澳文化工作室都被網羅入內。部分嘉賓的評語更發人深省,如邁克﹕「美術館應不斷地去,因為每一次參觀都有新發現」﹔嶺大哲學系教授Pailsey Livingston則說﹕「沒有一間博物館稱得上最好的,要成為最優秀者,所需要因素實在太多了。第一,館內有什麼偉大作品﹖第二,人會否太多……參觀者能真正欣賞作品﹖有時第一與第二要素彼此矛盾,難以並存。」

若你暫時未能抽空遠遊,則不妨留意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藝行四方》,它帶你深入21世紀最hip、最具話題性、好玩的博物館和表演場地,包括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北京的798工場、比利時安特衛普MoMu時裝博物館等,探索創意和藝術的發展方向。

《藝行四方》電視系列
播放日期﹕10月2日至11月20日(星期日)
播放時間﹕無線翡翠台晚上7﹕00
集數﹕8集
網址﹕http://www.rthk.org.hk

文﹕黃潔玲


9月 5日 星期一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0904/12/1g9xj.html

Monday, August 29, 2005

中區倡建博物館留住百年回憶

【東方日報專訊】中環街市隱藏本港首個女子公廁;位於士丹利街的「平民露天飯堂」大牌檔中,仍使用本地碩果僅存的古老雙頭爐煮食;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卑利街古市集,體現了早期港人的生活風貌。原來中上環的橫街窄巷有港人百多年的集體回憶,有民間組織建議政府保存該區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他們率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入紙申請,要求保留荷李活道的前中區警察宿舍地皮。

警察宿舍地皮將重建
民間組織半山區關注組召集人何耀生昨帶領十多名文化工作者,遊覽中上環區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關注組提倡在中上環勾劃一個文化歷史區,冀望政府可保護區內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地段。


文化歷史區由英軍登陸香港的水坑口做起點,包括廟宇林立的太平山街、醫學博物館、卑利街及嘉咸街古市集、中區警署、警察宿舍、中環街市、位於士丹頓街的「三十間」舊式唐樓、威靈頓街的舊店舖等。


何耀生表示,荷李活道警察宿舍將在十月接受勾地申請,關注組前日正式向城規會提出申請,要求當局更改其土地用途,由原本的住宅用途改作政府轄下的社區設施。其次又建議將警察宿舍改建成小型博物館,以介紹中上環發展歷史,又可以低廉租金,為本土藝術家提供展覽場地及工作室。

雙頭爐煮食碩果僅存
美聯物業測量師行行政總裁張一輝指出,荷李活道警察宿舍地皮地積比率為十倍,可建樓面面積約六十二萬平方呎,估計地價達二十八億二千萬元,每平方呎樓面料可以售四千五百元。

支持設立文化歷史區的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項目總監羅啟文表示,市區重建局未來數年將陸續重建中上環一帶古舊建築物,她擔心重建工程令該區失去原有面貌。

位於威靈頓街的永和雜貨舖已經有七十八年歷史,店主關太表示,雜貨舖是五、六十年代香港市民的生活聚集點,店內的裝潢仍然保持當年的風貌。

在士丹利街開設盛記大牌檔的林師傅表示,該店在上址經營逾五十年,他笑言:「用混凝土造的雙頭爐煮食,火力夠集中,炒出來啲餸都好味啲。」他冀望有關當局修例允許大牌檔持牌人由親屬繼承牌照,保存本地獨有的大牌檔飲食文化。


8月 28日 星期日 03:00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0827/10/1g0td.html

Monday, August 08, 2005

港收藏家捐贈無價禮物

【明報專訊】早前法國奧塞博物館收藏的印象派名畫在港掀起賞畫熱潮,但其實本土藝術館的館藏亦不遑多讓,雖然香港並沒有捐贈藝術品可獲退稅優惠的政策,但歷來仍已獲送贈7000多件重要典藏,每一件價值連城的館藏背後,都是收藏家送給香港人的「無價禮物」,部分更見證了人間有情的故事。

藝術館總館長朱錦鸞憶述,當代抽象水墨代表藝術家之一王川,其作品《2001秋1-9》,作畫時正與血癌搏鬥,在最窮的日子,有人將作品買下予以幫助,畫作最後送給香港藝術館收藏。

其中一幅出自50年代逝世的著名文人畫家黃賓虹手筆的《湖山爽氣圖》,集合「宋元明清」精粹,朱錦鸞憶述,90年代購買該畫時,收藏家叫價100萬元(當時黃賓虹作品叫價頂多20萬),結果一批普羅市民組成的「藝術之友」籌得100萬元,買下該畫再轉贈藝術館,該畫的價值及後「像直升機般」上升,現估值逾千萬。

館藏中另一件重要作品──徐冰的《天書》,更是民間與政府合力才能購得的珍藏。國際知名的當代華人藝術家徐冰,文革後用了3年時間,埋首雕劇了4000塊活字粒,全部字都是「似是而非」的偽文字,再模仿古籍排印製線裝書和大型條幅,借此控訴文字所代表的權威性。

該作品在內地展出時牽起極大討論,之後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2000年來港終點站,藝術館欲收購作品,可惜整套作品價值400萬港元,難以承擔。朱錦鸞說,慶幸最後得到民間藝術基金會北山堂贊助200萬元,其餘一半由政府配對支付,才成功購得成為永久館藏。

藝術館在歷來7000多件由熱心人士捐贈的館藏中,挑選數十件重要典藏舉辦「給香港的禮物」展覽,讓市民分享香港人共同擁有的精神文化資產。


明報記者

8月 7日 星期日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0806/12/1fav1.html

Friday, July 29, 2005

石硤尾邨41座改建博物館

【明報專訊】房屋委員會將保留全港首個公屋石硤尾邨的第41座美荷樓,改建成為公屋博物館,以回顧過去50年公屋歷史,配合將被發展為創業藝術中心的石硤尾工廠大廈,為深水埗舊區加添旅遊景點。

深水埗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石硤尾邨重建計劃,當中有16座大廈即將重建,美荷樓則會保留。

深水埗區議會主席譚國僑表示,公屋博物館的構思討論多時,現時房署終於落實撥出土地。據了解,房署落實博物館選址後,未來將不打算兼顧營運,並傾向交由古物古蹟辦事處負責。

石硤尾邨於1954年建成,以安置5萬多名因石硤尾木屋區大火而無家可歸的市民。其H型的樓宇設計,令每個家庭一到傍晚便擠在門外走廊上煮食,及在公共浴室排隊洗澡等,已成為上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甚具歷史價值。

7月 28日 星期四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0727/12/1eysl.html

Wednesday, April 06, 2005

從小村落變為國際大都會-香港:用博物館承載記憶

香港是一座善於保留記憶的城市。在這座不到11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僅由特區政府管理的公共博物館便有13座,如果加上機構乃至私人創辦的博物館如香港醫學博物館、警隊博物館、人類民俗博物館等,香港的博物館就有二三十座之多。

香港有博物館的歷史很短1962年,香港第一座博物館“香港博物美術館”成立。1972年,這間博物館一分為二,一為“香港藝術館”,一為“香港博物館”。如今,前者成為保存中國文化精髓和推廣香港文化的殿堂,並經常展出內地和世界各國的頂尖藝術品,如目前正在展出的“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而“香港博物館”如今已易名為“香港歷史博物館”,常年展出跨越4億年的“香港故事”。

如果以面積而論,香港最大的博物館是香港海防博物館,總面積為34000平方米,它保留著自明清以來香港600年的海防歷史。海防博物館位於維港東面的入口,扼鯉魚門要津。1941年2月日軍入侵香港時,這裡是一個重要戰場。

香港最小的博物館是李鄭屋漢墓博物館,總面積僅185平方米。李鄭屋漢墓是1955年發現的。這座約建於東漢時期的古跡顯示,香港的先祖們近2000年前就已在這片土地上耕耘。

多彩多姿的香港博物館與記錄歷史不同時段和不同色彩一樣,香港博物館是那樣多彩多姿:“香港文化博物館”重點之一是保存和介紹粵劇文化文物﹔有91年歷史的香港大埔墟舊火車站是“香港鐵路博物館”,館內藏有見証香港鐵路發展的窄軌蒸汽火車頭和6個古董車廂﹔“三棟屋博物館”原是一條有200多年歷史的圍村,建筑布局有如棋盤,左右對稱,中軸線上分別建有前廳、中廳及祠堂﹔香港第一所專為醫學化驗而設計的建筑物、如今的香港醫學博物館,是一所富有特色的專題博物館,它全面介紹香港醫科學術的發展歷史……

進入這些形形色色的博物館,恍若進入時空隧道,香港的歷史和現實在這裡交織和延續。博物館專家介紹說,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但它地質構造之復雜,樹木種類之繁多,有人類活動時期之早,新界民俗保留之完好,都是頗為獨特的,更遑論它在百多年的時間裡,從一個鮮為人知的村落變為國際大都會。

香港的歷史給了博物館發展的空間,香港博物館也在不斷豐富人們對歷史的記憶:50年前一場大火之后興建的建筑———標志香港公營房屋發展的首個公共屋村石硤尾,將被清拆。特區政府房屋署正研究保留其中部分舊式大廈,改建作公屋博物館﹔香港是世界有名的海港,船業在此扎根多年。由私人經營的“香港海事博物館”也即將開幕。據了解,香港立法會日前通過撥款9500萬港元,把列為古跡的“甘棠第”改建為孫中山博物館,博物館將於2007年年初開幕。這個屹立於港島半山的“孫中山博物館”,與附近的中山史跡徑合組成“孫中山歷史之旅”,展露香港孕育孫中山革命思想的一段罕被介紹的歷史片段。截至目前,孫中山及辛亥革命文物征集行動已收到數百件歷史文物,現已收集逾70件珍貴文物。香港博物館是全體香港人的記憶,也是港人教育孩子們的場所。在這些大小場所,總能看到學生們拿著筆紙記錄的情形,有的學校索性就將課堂搬到博物館。香港不少博物館還免費向市民開放,有些收費的博物館每逢周三也向到訪者免費開放。

《華南新聞》 (2005年04月06日 第三版)

向劍幗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49/14463/1286275.html

Sunday, March 27, 2005

香港文藝復興的30年代

【明報專訊】早前到佛羅倫斯走了一趟,逛博物館、看古建築,為疲累的心靈充電。佛市是歷史名城,也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它的建築與藝術,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意大利人的驕傲。中國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也曾進行過一場文藝復興運動,以傳統建築重耀中華文化的光輝。這股文藝復興的熱潮不久南傳至香港,並開花結果,成為我們城市建築的獨特印記。

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主要命題,就是如何令中國走向富強。中國人經常於傳統與現代,舊與新,中與西之間爭辯、徘徊。城市建築不單具實用功能,還有政治和文化含意,反映國運的興衰。二十世紀初,西洋建築陸續在中國沿海的商埠湧現,從政府機關、公共設施,到洋行教堂,出現了大批西方復古主義、折衷主義(Eclecticism)的新建築,成為進步、時尚和現代化的標記,中國傳統建築只有靠邊站。到了二、三十年代,中國傳統建築終於有翻身的機會。但諷刺的是,充當這次中國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鋒,竟是西方的傳教士和建築師。


城市建築反映國運興衰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的民族主義日益高漲,在反封建、反帝國主義侵略的同時,也反對西方教會在中國的傳道和教育活動。教會明白到本土化、世俗化是唯一的出路,天主教在首任駐華公使剛恒毅樞機(Mgr. Celsius Constantini) 的倡導下,積極推行中國化政策。基督教同時也提出「本色運動」,要求教士不要僵化地把西方傳道模式移植到中國,必須尊重東方固有的文明。這理念反映在教會所興建的大學和教堂建築上,它們都以融匯中西為主旨,將西方建築技術與中國傳統建築式樣結合起來。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成都華西協合大學、北京燕京大學等代表性的建築物都是由外籍建築師設計,當中以美國建築師墨菲(Henry K. Murphy)最負盛名。

西方物料融合中國傳統理念
但真正將中國文藝復興運動發揚光大,是首批於二、三十年代從海外學成歸國的中國建築師。他們在歐美大學學習西方建築學的理論和方法,返國後受民族主義的感染,致力於調和中西建築。適逢蔣介石於1927年統一中國後,大力鼓吹以中國本位進行文化建設,倡導「吾國固有之建築形式」,並制定了「首都計劃」,以中國古典建築重塑南京作為新首都的氣派。這批「中道西器」的華人建築師設計了大批的政府和公共建築物,以西方的鋼筋水泥和體量組合的建造方法,融合中國傳統建築的理念和裝飾技巧。南京、上海和廣州在十年間興建了大量這類具民族特色的建築物,較著名的包括呂彥直的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徐敬直的中央博物院、范文照和趙深的國民政府鐵道部、楊廷寶的中央研究院、董大酉的上海市政府,及林克明的廣州市政府和中山圖書館等。

英佔領香港後築維多利亞城
英國佔領香港後,隨即修築維多利亞城。新建築大都按照英國本土建築的式樣設計,因應香港炎熱的天氣而稍作修改,反映典型殖民地城市的風貌。三十年代,香港的城市建築仍以西洋建築為主流,但亦引入一些西歐現代流派的新設計,如包浩斯(Bauhaus)、現代主義(Modernism)和裝飾藝術(Art-Deco)等。至於中下階層華人的居所,主要是一些樓高三層「下舖上居」式的騎樓。除廟宇外,在市區很難找到中國古典式的傳統建築。

國內的文藝復興運動,實得助於蔣介石政府的國粹政策,將建築與政治結合。但在殖民地的香港,復興中國文化在政治上並沒有發展的空間,雖然華人領袖一向支持弘揚儒家禮教,認為可有助維持社會的穩定。1927年2月魯迅應邀到香港青年會作演講時,就曾批評香港主流的保守主義思想。因此,在心理上,華人對中國復古建築並不抗拒,反覺得是追上了國內的潮流。

中華百貨唯一中國文藝復興式商廈
當時的華人領袖周壽臣首開風氣,在1932年於中環皇后大道中62號興建了中華百貨公司,以西式鋼筋水泥建築為主體,配上中國廡殿式屋頂和塔樓,成為市區內唯一的中國文藝復興式商廈。大樓於1977年被會德豐收購,改建成今天的連卡佛大廈。在三十年代,不少中國文藝復興式建築相繼在香港落成,主要包括兩類的建築物﹕教堂修院和商賈府邸。

受到國內本色運動的影響,香港教會建築都採用了中國文藝復興式設計,其中最為人所熟識的,就是位於軒尼詩道與莊士敦道交界的循道衛理公會香港堂。教堂於1936年建成,由英籍建築師梅雅達(A.J. May)設計,以典型西方教堂的形制,配上中國傳統建築裝飾。教堂頂部建有一組中式三檐圓攢尖塔樓,鑲以十字架,盡見中西合璧的特色,可惜教堂已於1994年拆卸重建。

現僅存兩座中國文藝復興式教堂
現時市區內僅存的兩座中國文藝復興式教堂均屬聖公會所有,包括位於馬頭涌道135號的聖三一堂和大坑道2號的聖瑪利亞堂,均建成於1937年,前者為華人建築師吳建中所設計,後者的建築師不詳。這兩座教堂都採用了西式教堂的內部佈局,再配以中式單檐廡殿式屋頂,綠色琉璃瓦,並用上大量中式傳統裝飾如飛檐翹角、斗拱雕樑、瓦當滴水等。聖瑪利亞堂的七脊風火山牆頂和與正門入口的四根紅色檐柱更見氣派。

於同期建成的教會修院亦採用了中國古典復興式的設計。沙田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於1931年由挪威籍教士艾香德(Karl Ludvig Reichelt)所創立,隸屬基督東亞道友會(Christian Mission to Buddhists),院社由丹麥籍建築師韓慕德(Johannes Prip-Moller)所設計。艾香德最初以南京景風山為基地,專門向佛教徒宣揚基督教義。後因兵災,院社被焚,遂遷到沙田道風山重建,但仍採用中國古典建築式樣,結合西式建材和方法,建成古色古香的建築群。在傳道工作上,該會仍以推動基督教中國化為主旨,現時修院仍作靜修和研習之用,但開放予市民參觀。

位於香港仔惠福道6號的聖神修院於1931年建成,前稱華南總修院,是當時羅馬教廷在中國成立十四所專門培訓華人神職人員的修院之一,亦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修院,至1964年才由香港天主教區接管,改稱聖神修院。教會邀請曾設計北京輔仁大學的本篤會神父葛利斯(Dom Adalbert Gresnigt)繪畫圖則,原本打算修建一組宏偉的中國四合院式建築群,但因經費不足,只興建了南翼大樓,左右兩翼和正面的主樓並沒有建起來。修院以中國宮殿式設計,牆身以青磚和大理石築成,兩側主樓高四層,採三重檐廡殿式屋頂,鋪以綠色琉璃瓦,配以傳統建築裝飾如斗拱、鴟吻、翼角、雀替等,是香港中國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精品。

瑪利諾神父會院(赤柱村道44號)於1935年由美國天主教海外傳道會所建,由一個美國家庭捐贈經費,以紀念其一位於交通意外喪生的家庭成員Gerald MacDonald。修院由一位於紐約執業的建築師Henry J. McGill所設計,採用當時內地流行的宮殿式樣設計,單檐歇山頂,紅磚綠瓦,並用上中國傳統建築裝飾。修院一直用作該會傳道人員的退修和研習中心。聖神修院與瑪利諾神父會院現時俱不對外開放,讀者只能遠觀它們的外貌。

三十年代香港的中國文藝復興式建築還包括一些富商的府邸。華商在十九世紀下半期在香港崛起,帶來了財富,長袖善舞也帶來了社會地位。早期華商的府邸全部都屬西方古典復興式建築,以顯示其品味和財富。但到了三十年代,崇洋已非潮流,愛國更是理所當然,一些準備興建新府邸的華商遂捨洋取華,以中國文藝復興式樣設計新居。

何東是當時公認的華人領袖,何家於半山和山頂一帶早已建有多幢住宅,包括西摩道8號的「Idlewild」。1927年何東再購入山頂道75號地段興建大宅「The Falls」,後以夫婦名字命名為曉覺園。大宅的興建工作由何夫人張蓮覺負責,並聘請了著名則師樓公和洋行(Palmer and Tuner)設計,以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為特色。張蓮覺一生篤信佛教,於1935年在山光道15號興建了東蓮覺苑,亦採中西合璧設計,是典型的中國文藝復興式作品。

位於司徒拔道45號的中式大宅,是十九世紀香港首富李陞孫女李寶麟於1937年所建,亦屬於中國古典復興式建築,由英籍建築師A.R.Fenton-Rayen所設計。大宅於七十年代轉讓予邱子文,並改名為景賢里。同期建成的中國文藝復興式住宅還有虎豹別墅(大坑道15號),於1935年建成,是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的大宅,旁邊還建有胡文虎花園,開放予市民參觀。

負起弘揚民族文化使命
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文藝復興運動,只維持了十年的光景,至抗日戰爭的爆發而結束。這場復興中國古典建築的熱潮,絕不單是建築師們的玩意,還堅負起弘揚民族文化、鞏固南京新政權的使命。五十年代以後,中國古典復興式新建築又再次出現於海峽兩岸,以彰顯道統的承傳和歸屬。建築與政治的體用問題,實毋庸深究。香港的中國文藝復興雖亦只是曇花一現,但卻在幾年間建成了一批具水準的中西混合式建築。這些沒有政治催生的中國古典式新建築,更能反映我們的城市文化和歷史。


3月 27日 星期日 05:10 更新
吳志華

http://hk.news.yahoo.com/050326/12/1arkr.html

Saturday, February 19, 2005

英博物館來港辦展覽被拒

2005年219日 星期六 02:05 更新


【明報專訊】去年夏天於倫敦知名設計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 舉行的Vivienne Westwood時裝女皇回顧展,今夏將於上海舉行,香港政府去年收到同一展覽的資料,但至今未決定是否邀請有關展覽來港,V&A負責人無奈道﹕「香港是全中國最富有、最國際化的城市,我們與上海商討展覽則一拍即合,香港則問題多多,我的印象和錢有關。」他希望西九龍能解決展覽資金短缺問題。


V&A是英國政府資助的重點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齊名,博物館總裁Mark Jones接受本報專訪表示,他們每年經費8億港元(羅浮宮每年經費14億),75%來自政府。他表示,3個西九龍入圍財團均有接觸他,而他答允為恒基地產的香港薈萃任顧問,但強調自己沒有獨家賣身給誰。


負責人指與錢有關
西九龍是否單一招標、應否由財團或是管理局運作,不是Jones的關注點,他指,「博物館只要做好三點﹕照顧公眾利益、保持獨立、有足夠穩定的經濟支持,那管錢從哪裏來。」他認為,西九龍由地產商支持,應有充足財源,至於公眾利益和獨立性,他表示﹕「要求財團做到保持博物館的獨立性和向公眾負責,這是政府的責任。」


他表示,內地城市近年一改做事緩慢的作風,上海及廣州均主動出擊與V&A合作,去年廣州藝術館便舉行了它們的「廣東的手信」畫展,今年夏天又會舉行Vivienne Westwood時裝女皇回顧展,但香港政府在他們幾次接洽都反應冷淡。Jones說,他估計是錢的問題,合辦展覽,展覽成本由73萬至1400萬港元(雙方攤分)。


康文署﹕雙方只是資料交流
康文署發言人承認,去年曾收到V&A的展覽資料,當中包括Vivienne Westwood展覽,但雙方只是「資料交流」「談不上有合作計劃的階段。」

明報記者 譚蕙芸

Saturday, February 12, 2005

收買時間-陳米記的集體回憶博物館

【明報專訊】慢下來﹖Mike Chan陳米記一臉疑惑——在香港生活工作要慢下來﹖幾乎不可能﹗罪魁禍首是手提電話﹗想不到Mike Chan毫無保留不客氣﹕日夜無間接聽的一百個電話沒有一個是「好」,所有電話都是指示是信息,總是要提醒你、要命令你,趕緊開始這樣、結束那樣,「爭分奪秒」不是遊戲節目的名字。

唯有關上電話,主動與周遭人事隔絕的同時重新有機會真正的認識世界——Mike Chan一想到離開香港在外地旅行,理直氣壯可以關掉手提電話,在街上在路旁無牽無掛呆坐一天,讓時間奢侈的慢慢的花,簡直享受簡直偷笑。

認識多年的Mike Chan,這幾年經營的一家小店叫「陳米記」,中英音譯對照,十分香港道地,總店開在中環蘇豪,外牆一律刷了白,落地玻璃窗/門悄悄望進去,三、四、五、六十年代甚至輾轉今日,生活日常道具如燈如桌椅如杯盤碗碟,應有盡有,入寶山保證不會空手回。而分店也叫陳米記也就在二街之隔,但Mike Chan說香港人就是懶,要多行幾步上小小斜坡就是心不甘情不願,真奇怪,也沒辦法。

沒有記憶的城市……
有機會跟他聊天,話題千萬不要從懷舊開始。Mike Chan的這些收藏蒐集整理,並不是為了緬懷過去黃金歲月片段,更實在的說,是為了現在——我們都不是活在過去,也不是活在未來,只是這個確切真實的現在,也必須是有回憶和有冀盼的。但在Mike的觀察和經驗裏,叫他遺憾甚至生氣的是,香港如果以目前的速度去「發展」,很快就會變成一個沒有記憶的城市。這甚至不是多保護幾件古物古蹟或者多做幾個本地歷史展覽就會把記憶留住的,如果回憶脫離了日常家居生活,回憶只是一種展品陳列,這也正就是Mike Chan通過陳米記向大家發出的一個「緊急呼籲」﹕我們要懂得珍惜本來就在我們家裏的身邊的寶,即使大多不是價值連城的什麼高檔名牌,但如果好好維護保養,代代相傳,也就磨練出一種千金難買的魅力。

舊屋村活博物館
識寶惜寶的有心人真的不多,Mike隨便舉出一些例子,也夠觸目驚心——現在已經蕩然無存的北角村,每家每戶的double swing大門肯定是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建築設計經典,可是拆樓的時候就因為方便處理,全都變廢物填海去了,醫學博物館在維修的當兒,也一口氣丟掉了十多扇原裝的木窗(幸好被人路過給撿走留下來了),還有碩果僅存的老屋村如蘇屋村,住戶裝修翻新家居時候丟出來的,簡直就是博物館的藏品。Mike還特別指出,當大家因為受《花樣年華》、《2046》的感染而對五、六十年代忽然留意關注之際,對七、八十年代的種種卻漠不關心,此時期的生活產品瞬間被淘汰消滅,有朝一日大家忽然若有所失的話,一切都為時已晚。

給香港人一個家
與其說Mike Chan對時間敏感,倒不如說他對生活素質的關心重視隨年月經驗有增無減,他笑說希望我在這裏替他公告天下,他除了繼續用心經營陳米記,他的理想是在西環的某條舊街盡頭,有一個小型的香港家居生活博物館,安安靜靜的,不必為成為旅遊景點的好好運作生存。當然這已不是純粹生意經營,這更不是可以販賣的「香港製造」——一個真正叫香港人有感覺的「家」,需要的是時日的累積沉澱,也更需要用心承擔。


2月 12日 星期六 02:45 更新

文、圖﹕歐陽應霽
http://hk.news.yahoo.com/050211/12/19d4z.html

Sunday, January 23, 2005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的重整

【明報專訊】自2003年特首施政報告首次倡導創意工業,今年施政報告以較大力氣強調「文化及創意產業」,從幾個角度看來都有一定的進步,但對真正落實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廣,並藉此帶動香港經濟結構轉型,顯然還需要在若干關鍵問題多做功夫。

文化與經濟的融匯是當代經濟發展較新的潮流,不大受文化或經濟學者注意,無論在教學或研究方面仍在起步的階段。筆者自1997年與一批內地學者,攜手推動全國性的文化產業研究,棄用英國倡議的創意工業的概念。2001年,筆者開始在中大開授有關課程,正式選取台灣慣用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名稱及研究方向。2003年政府和業界同時提及這些概念,大家也不大留意其中的分別或涵義。


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工業化發展逐漸衍生了大眾文化。當美國的電影和廣播出現,這些文化產業就開始慢慢形成。可以說,以「文化」作為一種手段,把它增加價值後,就變成一種商品,即文化商品化。商品化便有一個大眾市場。這是工業社會或後工業社會一個發展大趨勢。在這個發展趨勢中,文化的經濟價值愈來愈重要。隨現代社會或工業社會過渡到後工業社會或後現代社會,文化的「商品化」,最終形成一個所謂創意的社會,創意階級或休閒社會階層的出現,又使文化產業發展日益蓬勃。

英國政府在1997年責令該國文康廣播科,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創意工業的發展策略,其後小組於2001年3月發表《文化及創意﹕未來10年》綠皮書,採用了「創意工業」這個特別用語,以有別於以前保守黨的發展概念。

創意工業其實有一個特定的國家政策。香港是一個城市,城市的文化資源不可能和先進國家的積累基礎比較。雖然倫敦、巴黎和紐約都是城市,但這些城市有整個國家資源集中在裏面。


因此,我們不能照搬英國的概念套入香港發展之中。2003年董建華
政府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創意工業,加強發展本土經濟。但香港發展創意產業必須注意到﹕

第一、香港只是一個城市,文化資源難以跟一個國家的基礎匹敵﹔
第二、社會的結構問題,目前香港社會仍有相當比例的低技術和低學歷人口﹔
第三、香港未來發展要背靠中國,因此一定要跟大陸的文化產業作出配合,不能孤立發展,各走各路。但大陸的文化產業,內容與創意工業有差別,既有行業範圍重壘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舉例來說──體育。大陸的體育明顯是文化產業,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它可以變成很大的生意。

然而,經濟改革以來,內地深受香港大眾文化和生活形態影響,它從文化事業轉向的文化產業發展,主要的參考來自香港。筆者研究香港和內地文化創意產業的比較發展,其中關鍵的地方,是兩者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複雜的互動關係,有相似亦有差異,其中不同之處主要有三點﹕
一、中國大陸除了幾個大城市外,大部分仍然是農村和鄉鎮,無論工業化也好,城市化也好,都是發展起步不久,社會結構從社會主義過渡為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

二、香港已經是一個走上後工業社會,工業生產基本轉移到內地,跟廣東形成所謂「前店後廠」的格局,社會結構不斷「去工業化」﹔

三、兩者是一個城市和國家的分別,在文化資源上,差異很大。

適應經濟變化有利行業互動
筆者倡議選用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既考慮上述因素,亦關注兩岸三地社會、經濟及文化的互動。台灣和內地的文化創意產業採取較寬鬆的理解,除了適應全面經濟改革所帶來的變化,更有利用各種行業的互動,從而加強發展進步的速度和力度。事實上,內地文房四寶、卡拉OK、體育以至文化旅遊,都是文化產業,卻不是創意工業。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也是一個很大的文化產業。在這種情況下,香港重新確立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才能名正言順謀求更具效益的配合性策略。

香港應採取一個比較有彈性的發展框架,因為城市規模小,文化資源不多,這是第一點﹔第二,中小企佔香港的經濟一個重要部份,當中雖然很多已把生產線北移,但仍聘用了百多萬人,政府如何協助中小企,顯然是一個焦點所在﹔第三,因為香港的發展背靠大陸,因此不能完全採用「去工業化社會」這種思維和發展模式,去跟大陸進行文化產業協作。採用「文化及創意產業」,便可以在一個更寬闊、更具彈性,更具包容性的發展框架中開拓發展空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在大方向的重整的前提下,施政報告已開始掌握各行業互動的重要性,以更具彈性的手法創造有利條件,使既可衝突又可融匯的文化和經濟因素得以平衡發展。筆者要借西九龍文娛區為例,展示文化創意產業在這個平衡的關鍵問題上的重要性。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弄致今天如斯境是有深層原因的。如果西九龍是一個純粹文藝和娛樂的發展──文藝可以純屬文化藝術,而不顧慮娛樂性﹔也不理會經濟效益,不管營運是否虧本,純為發展藝術而發展,任何社會都需要有這種為社會文化素質和長遠福祉的文化事業,但假若需要尋找更廣闊的社會規劃方面考慮,包括社會公共資源的調配,並加上個經濟效益的元素在裏面,就從純文化藝術的發展和推廣,逐步轉到文化產業領域之分析。

究竟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是用文化事業的方式發展,不管經濟效益,為藝術而藝術,抑或帶有文化產業的成分﹖如果是後者,就要考慮經濟效益。財團發展的時候,就不能胡亂搞,建什麼博物館﹖究竟博物館怎樣經營﹖在香港目前的情況下,哪些內涵最合適。這個討論己經不簡單。因此,當這些問題弄不清楚,必然帶來無休止的爭論。從文化產業的角度去看,更帶出一連串更深入的問題﹕在這個西九發展計劃中,如何做到長遠文化藝術的培育和推動,亦要結合本地其他文化設施,如文化中心、大會堂,地方的音樂廳等來考慮香港的文化政策。

因此可以說,西九問題發展至今,最關鍵的問題,是最初沒有想清想楚。在2003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以優質教育為主幹,配合其他政策和計劃,豐富市民的生活,並把香港建設成為亞洲的國際都會,當中提出四點具體工作﹕

一、發展創意工業,加強本土經濟﹔
二、制訂西九龍綜合藝術文娛區的發展計劃﹔
三、建立珠江三角洲在文化、藝術、體育和青年領域的合作網﹔
四、就保存文物,制訂全面策略。

文物保護要配合創意產業
筆者認為,這四點必須從整體的高度綜合考慮,有效地配合協作和發展。以保存文物來說,本土經濟是一項文化產業。但如何將社區的發展,社區的凝聚,跟本土經濟結合,透過文化產業策略去推動。當文化產業推動之後,再以知識型經濟結構的轉變,去深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創意產業無疑可以推動知識型經濟,但在香港目前的情況下,不能一蹴即就,因為每日逾百名低知識技術的單程證人口,源源流入香港,在這個過程裏,政府一定要在本土經濟上,透過文化產業的發展,把這些低知識人口慢慢「轉型」。可以說,本土經濟是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所以如何保護文物,也要配合整個文化創意產業,而不能逐點作孤立規劃及發展。

由此可見,要結合多方面的資源,促進各行業的共贏地發展,便必須有民間跨行業的互動和政府跨部門的充份結合,不單在政策釐定層面,更需要在執行層面。施政報告建議成立的有關的諮詢委員會是重要的。然而,諮詢委員會下更需要有一個常設的跨部門和業界代表的執行機構。不少國家(包括南韓)正式成立文化產業局、振興院或委員會,盡量在執行和落實的層面進行有實質性的行動。文化創意產業內容縱橫交錯,只談高層次的政策是不足夠的,更可能停留在紙上談兵或單憑統計調查的類據作推論,而忘卻社會整體的顧慮或業界迫切萬變的需要。這種由上而下的執行和籌劃,才能使高層次的諮詢工作,收到更有影響力的成效。

2005年1月 23日 星期日 02:35 更新


郭少棠 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http://hk.news.yahoo.com/050122/12/18s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