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s_london

museums_london

Sunday, January 23, 2005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的重整

【明報專訊】自2003年特首施政報告首次倡導創意工業,今年施政報告以較大力氣強調「文化及創意產業」,從幾個角度看來都有一定的進步,但對真正落實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廣,並藉此帶動香港經濟結構轉型,顯然還需要在若干關鍵問題多做功夫。

文化與經濟的融匯是當代經濟發展較新的潮流,不大受文化或經濟學者注意,無論在教學或研究方面仍在起步的階段。筆者自1997年與一批內地學者,攜手推動全國性的文化產業研究,棄用英國倡議的創意工業的概念。2001年,筆者開始在中大開授有關課程,正式選取台灣慣用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名稱及研究方向。2003年政府和業界同時提及這些概念,大家也不大留意其中的分別或涵義。


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工業化發展逐漸衍生了大眾文化。當美國的電影和廣播出現,這些文化產業就開始慢慢形成。可以說,以「文化」作為一種手段,把它增加價值後,就變成一種商品,即文化商品化。商品化便有一個大眾市場。這是工業社會或後工業社會一個發展大趨勢。在這個發展趨勢中,文化的經濟價值愈來愈重要。隨現代社會或工業社會過渡到後工業社會或後現代社會,文化的「商品化」,最終形成一個所謂創意的社會,創意階級或休閒社會階層的出現,又使文化產業發展日益蓬勃。

英國政府在1997年責令該國文康廣播科,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創意工業的發展策略,其後小組於2001年3月發表《文化及創意﹕未來10年》綠皮書,採用了「創意工業」這個特別用語,以有別於以前保守黨的發展概念。

創意工業其實有一個特定的國家政策。香港是一個城市,城市的文化資源不可能和先進國家的積累基礎比較。雖然倫敦、巴黎和紐約都是城市,但這些城市有整個國家資源集中在裏面。


因此,我們不能照搬英國的概念套入香港發展之中。2003年董建華
政府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創意工業,加強發展本土經濟。但香港發展創意產業必須注意到﹕

第一、香港只是一個城市,文化資源難以跟一個國家的基礎匹敵﹔
第二、社會的結構問題,目前香港社會仍有相當比例的低技術和低學歷人口﹔
第三、香港未來發展要背靠中國,因此一定要跟大陸的文化產業作出配合,不能孤立發展,各走各路。但大陸的文化產業,內容與創意工業有差別,既有行業範圍重壘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舉例來說──體育。大陸的體育明顯是文化產業,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它可以變成很大的生意。

然而,經濟改革以來,內地深受香港大眾文化和生活形態影響,它從文化事業轉向的文化產業發展,主要的參考來自香港。筆者研究香港和內地文化創意產業的比較發展,其中關鍵的地方,是兩者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複雜的互動關係,有相似亦有差異,其中不同之處主要有三點﹕
一、中國大陸除了幾個大城市外,大部分仍然是農村和鄉鎮,無論工業化也好,城市化也好,都是發展起步不久,社會結構從社會主義過渡為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

二、香港已經是一個走上後工業社會,工業生產基本轉移到內地,跟廣東形成所謂「前店後廠」的格局,社會結構不斷「去工業化」﹔

三、兩者是一個城市和國家的分別,在文化資源上,差異很大。

適應經濟變化有利行業互動
筆者倡議選用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既考慮上述因素,亦關注兩岸三地社會、經濟及文化的互動。台灣和內地的文化創意產業採取較寬鬆的理解,除了適應全面經濟改革所帶來的變化,更有利用各種行業的互動,從而加強發展進步的速度和力度。事實上,內地文房四寶、卡拉OK、體育以至文化旅遊,都是文化產業,卻不是創意工業。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也是一個很大的文化產業。在這種情況下,香港重新確立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才能名正言順謀求更具效益的配合性策略。

香港應採取一個比較有彈性的發展框架,因為城市規模小,文化資源不多,這是第一點﹔第二,中小企佔香港的經濟一個重要部份,當中雖然很多已把生產線北移,但仍聘用了百多萬人,政府如何協助中小企,顯然是一個焦點所在﹔第三,因為香港的發展背靠大陸,因此不能完全採用「去工業化社會」這種思維和發展模式,去跟大陸進行文化產業協作。採用「文化及創意產業」,便可以在一個更寬闊、更具彈性,更具包容性的發展框架中開拓發展空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在大方向的重整的前提下,施政報告已開始掌握各行業互動的重要性,以更具彈性的手法創造有利條件,使既可衝突又可融匯的文化和經濟因素得以平衡發展。筆者要借西九龍文娛區為例,展示文化創意產業在這個平衡的關鍵問題上的重要性。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弄致今天如斯境是有深層原因的。如果西九龍是一個純粹文藝和娛樂的發展──文藝可以純屬文化藝術,而不顧慮娛樂性﹔也不理會經濟效益,不管營運是否虧本,純為發展藝術而發展,任何社會都需要有這種為社會文化素質和長遠福祉的文化事業,但假若需要尋找更廣闊的社會規劃方面考慮,包括社會公共資源的調配,並加上個經濟效益的元素在裏面,就從純文化藝術的發展和推廣,逐步轉到文化產業領域之分析。

究竟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是用文化事業的方式發展,不管經濟效益,為藝術而藝術,抑或帶有文化產業的成分﹖如果是後者,就要考慮經濟效益。財團發展的時候,就不能胡亂搞,建什麼博物館﹖究竟博物館怎樣經營﹖在香港目前的情況下,哪些內涵最合適。這個討論己經不簡單。因此,當這些問題弄不清楚,必然帶來無休止的爭論。從文化產業的角度去看,更帶出一連串更深入的問題﹕在這個西九發展計劃中,如何做到長遠文化藝術的培育和推動,亦要結合本地其他文化設施,如文化中心、大會堂,地方的音樂廳等來考慮香港的文化政策。

因此可以說,西九問題發展至今,最關鍵的問題,是最初沒有想清想楚。在2003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以優質教育為主幹,配合其他政策和計劃,豐富市民的生活,並把香港建設成為亞洲的國際都會,當中提出四點具體工作﹕

一、發展創意工業,加強本土經濟﹔
二、制訂西九龍綜合藝術文娛區的發展計劃﹔
三、建立珠江三角洲在文化、藝術、體育和青年領域的合作網﹔
四、就保存文物,制訂全面策略。

文物保護要配合創意產業
筆者認為,這四點必須從整體的高度綜合考慮,有效地配合協作和發展。以保存文物來說,本土經濟是一項文化產業。但如何將社區的發展,社區的凝聚,跟本土經濟結合,透過文化產業策略去推動。當文化產業推動之後,再以知識型經濟結構的轉變,去深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創意產業無疑可以推動知識型經濟,但在香港目前的情況下,不能一蹴即就,因為每日逾百名低知識技術的單程證人口,源源流入香港,在這個過程裏,政府一定要在本土經濟上,透過文化產業的發展,把這些低知識人口慢慢「轉型」。可以說,本土經濟是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所以如何保護文物,也要配合整個文化創意產業,而不能逐點作孤立規劃及發展。

由此可見,要結合多方面的資源,促進各行業的共贏地發展,便必須有民間跨行業的互動和政府跨部門的充份結合,不單在政策釐定層面,更需要在執行層面。施政報告建議成立的有關的諮詢委員會是重要的。然而,諮詢委員會下更需要有一個常設的跨部門和業界代表的執行機構。不少國家(包括南韓)正式成立文化產業局、振興院或委員會,盡量在執行和落實的層面進行有實質性的行動。文化創意產業內容縱橫交錯,只談高層次的政策是不足夠的,更可能停留在紙上談兵或單憑統計調查的類據作推論,而忘卻社會整體的顧慮或業界迫切萬變的需要。這種由上而下的執行和籌劃,才能使高層次的諮詢工作,收到更有影響力的成效。

2005年1月 23日 星期日 02:35 更新


郭少棠 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http://hk.news.yahoo.com/050122/12/18s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