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法國總統希拉克周二早上為巴黎的布朗利博物館揭幕,該博物館旨在展示世界各地土著藝術,藉以鼓勵世界文化多元。博物館坐落塞納河左岸,位於艾菲爾鐵塔旁,是巴黎繼1977年龐比度中心後的最新博物館建築,將於本周五正式對外開放。
除希拉克及總理德維爾潘外,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及199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危地馬拉人權領袖門楚亦有出席揭幕儀式。希拉克致辭時表示,博物館旨在向「歷史上經常被壓迫的一群致敬」。希拉克熱愛土著藝術,1995年甫上任便大力推動土著博物館。
外形如彩色盒子
布朗利博物館耗資23億港元興建,歷時5年落成,由前衛建築師勞維爾設計,外形獨特,外牆一面種滿植物,另一面則是好幾個色彩奪目的盒子。勞維爾表示,這些土著藝術品向來不受重視,故決心要為它們設計一所聖殿。博物館有30萬件館藏,分別來自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有些相信是儀式用品,其中3500件會作長期展出。不過館方並不清楚所有藏品的用途及意義,又指藝術並不需要解釋。館長馬丹說﹕「我們不是在教學,而是要反思歐洲跟非西方世界的關係。」
以布朗利河堤命名
博物館的命名其實頗費思量,館方否決以「原始藝術」命名,以免引起爭議,故改以博物館所在地布朗利河堤命名。博物館大部分藏品是法國海外殖民時期的探險家、傳教士帶回法國,適逢近年法國就如何對待該國殖民史掀起爭議,新博物館誓再掀起掠奪得來的藏品是否應物歸原主的討論。被問及這問題時,馬丹表示,若所有藝術品都要歸還原居地的話,世界文化便會顯得貧乏。但他強調,博物館有責任「為物主帶來尊嚴」。法國傳媒普遍歡迎新博物館,連向來對希拉克窮追猛打的《解放報》亦讚揚他,指博物館反映其世界多極化的信念,是他「少有的真知灼見」。
法新社/美聯社/解放報
6月 21日 星期三 05:10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620/12/1p0fu.html
A museum flâneur shares the articles she read about museums (exhibition, policy, management etc).
museums_london
Thursday, June 22, 2006
Saturday, June 03, 2006
展覽我們的生活
【明報專訊】博物館的高格調氣氛,很易令人卻步。要是博物館化身商場,由年輕藝術家分區設計,製成零距離的藝術品,會否對博物館改觀﹖這就是香港文化博物館即將舉辦的「商場時代的藝術體驗」展覽了。
電視 輸送養分
本身是設計師的林偉雄製作「家居園藝」(Home & Garden),源於他認為「Garden」對大部分香港人相當陌生。「Garden」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是陪伴成長,讓人直接感受悠閒生活的地方。「其實,我們也有Garden,不過是電視吧機﹗」林氏諷刺地說,太多小童花上長時間看電視來吸收「養分」了。
他把這看法融入裝置藝術裏,以金錢草種植於4個玻璃箱內,頂部則安置了4部直播無線及亞視中英文台的電視機,讓它吸收熒幕所發出的光線作養分。
「植物比喻看電視節目成長的人,他們生活在密封空間內。」他笑說,真要比較哪個電視台可讓植物(觀眾)長得較茂盛了。
廣告 無處不在
曾建華藉「休息區」諷刺廣告資訊氾濫,他在商場深感廣告的威力,連廁所內也有電視機播放廣告。「只要有錢,任何地方都可賣廣告,潛移默化地催眠大眾。」
曾氏設計一個面積約600呎、樓底高10多呎的休閒空間,牆上貼滿印有「男女買買男女」等字句組成的花紋圖案牆紙。偌大的空間,令人進入時有點無拘無束的感覺。不過,不久便會發現,這裏四面外貌相若,就如置身於大型商場一樣,所有店舖及食肆種類相同,毫無特色,令顧客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區內安裝了一個不停播放廣告的電視,伴莫札特的音樂,以及滲透微弱的宣傳消費聲帶。創作靈感是來自一齣關於海軍畸戀的瑞典電影,其配樂就正是莫札特的樂章,從而寓意消費者與商品的畸戀關係。
坦克 代表消費
「消閒娛樂」區內有一架真實比例的木製坦克車。這個象徵男權的符號,由女藝術家張韻雯(Amy)創作。
她認為人類已將暴力視為一種消費或娛樂模式,曾受戰火洗禮的越南,遊客區的紀念品便大多與戰事有關﹔各國政府進行軍事交易時,亦視這些武器如玩具般。
聽Amy說,原來這木製坦克車,是參照前蘇聯在二次大戰時使用的「T34」型號。當時蘇軍短時間內生產4萬架簡陋的「T34」,對抗精銳的德軍,結果蘇軍因「人海戰術」戰勝,「戰爭與消費品一樣,只是重量(Quantity)不重質(Quality)。」
食物 化成彩虹
設計「餐飲區」的尹麗娟(Annie)把超巿的貨架搬到展覽廳。她以7種不同顏色包裝的食品,有次序地放置在貨架上,如紅色是汽水、黃色便是檸檬茶,從而劃出了一條彩虹,「這條彩虹表達食品簡單及甜美的意思」。
Annie將於超巿舉辦裝置藝術展,以白色陶瓷仿製各樣的食品包裝,並置於該類食品堆中,甚至可供顧客購買。看來,食品與藝術品已不可劃分。
過去曾有不少藝術工作者的創意,因博物館的條例及資金所限而未能發揮。希望在短時間內,藝術家有機會自由發揮吧。
文﹕朱家德
編輯﹕元敬德
http://hk.news.yahoo.com/060601/12/1odlv.html
電視 輸送養分
本身是設計師的林偉雄製作「家居園藝」(Home & Garden),源於他認為「Garden」對大部分香港人相當陌生。「Garden」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是陪伴成長,讓人直接感受悠閒生活的地方。「其實,我們也有Garden,不過是電視吧機﹗」林氏諷刺地說,太多小童花上長時間看電視來吸收「養分」了。
他把這看法融入裝置藝術裏,以金錢草種植於4個玻璃箱內,頂部則安置了4部直播無線及亞視中英文台的電視機,讓它吸收熒幕所發出的光線作養分。
「植物比喻看電視節目成長的人,他們生活在密封空間內。」他笑說,真要比較哪個電視台可讓植物(觀眾)長得較茂盛了。
廣告 無處不在
曾建華藉「休息區」諷刺廣告資訊氾濫,他在商場深感廣告的威力,連廁所內也有電視機播放廣告。「只要有錢,任何地方都可賣廣告,潛移默化地催眠大眾。」
曾氏設計一個面積約600呎、樓底高10多呎的休閒空間,牆上貼滿印有「男女買買男女」等字句組成的花紋圖案牆紙。偌大的空間,令人進入時有點無拘無束的感覺。不過,不久便會發現,這裏四面外貌相若,就如置身於大型商場一樣,所有店舖及食肆種類相同,毫無特色,令顧客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區內安裝了一個不停播放廣告的電視,伴莫札特的音樂,以及滲透微弱的宣傳消費聲帶。創作靈感是來自一齣關於海軍畸戀的瑞典電影,其配樂就正是莫札特的樂章,從而寓意消費者與商品的畸戀關係。
坦克 代表消費
「消閒娛樂」區內有一架真實比例的木製坦克車。這個象徵男權的符號,由女藝術家張韻雯(Amy)創作。
她認為人類已將暴力視為一種消費或娛樂模式,曾受戰火洗禮的越南,遊客區的紀念品便大多與戰事有關﹔各國政府進行軍事交易時,亦視這些武器如玩具般。
聽Amy說,原來這木製坦克車,是參照前蘇聯在二次大戰時使用的「T34」型號。當時蘇軍短時間內生產4萬架簡陋的「T34」,對抗精銳的德軍,結果蘇軍因「人海戰術」戰勝,「戰爭與消費品一樣,只是重量(Quantity)不重質(Quality)。」
食物 化成彩虹
設計「餐飲區」的尹麗娟(Annie)把超巿的貨架搬到展覽廳。她以7種不同顏色包裝的食品,有次序地放置在貨架上,如紅色是汽水、黃色便是檸檬茶,從而劃出了一條彩虹,「這條彩虹表達食品簡單及甜美的意思」。
Annie將於超巿舉辦裝置藝術展,以白色陶瓷仿製各樣的食品包裝,並置於該類食品堆中,甚至可供顧客購買。看來,食品與藝術品已不可劃分。
過去曾有不少藝術工作者的創意,因博物館的條例及資金所限而未能發揮。希望在短時間內,藝術家有機會自由發揮吧。
文﹕朱家德
編輯﹕元敬德
http://hk.news.yahoo.com/060601/12/1odlv.html
Friday, June 02, 2006
古羅馬文物展 重現墓葬榮哀
【明報專訊】中國有兵馬俑、埃及有金字塔,而被視為古羅馬泉源的伊特魯里亞(Etruscans)文化,亦有其墓葬歷史的光輝一頁,不論男女,死後的棺木一樣刻有代表其性別的人形浮雕,而陪葬品「如數家珍」,顯示那個時期的男女,地位無分彼此。
為配合今年「中國意大利年」,香港藝術館將於本月9日至9月10日舉行伊特魯里亞古文化展覽,235件珍貴文物,包括最大的展品,長189厘米長的石棺材,以及骨灰、青銅器、金銀首飾及陶器等,供市民近距離觀賞,重塑二三千年前意大利比薩及佛羅倫斯的真面貌。
伊特魯里亞文明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約3000年前),比羅馬帝國時期還要早。伊特魯里亞位於意大利中部,即現今比薩及佛羅倫斯一帶,有關文獻資料早已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幸好伊特魯里亞人非常重視墓葬和祭祀文化,從墓穴和祭祀遺址發掘所得的文物,可以塑造當時景象。
開埠最大型歐洲古物展
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劉鳳霞表示,今次是本港開埠以來最大型的歐洲古文物展覽,所有展品都是由意大利文化部、博物館館長及專家精心挑選,包括12件刻有精美人像圖案的石棺材等,屆時沒有玻璃阻擋,市民可以近距離欣賞,但切記眼看手勿動﹗
劉鳳霞指出,那個時期的棺材,透視高超藝術水平,在棺蓋上的人像浮雕,示意棺木中人是男是女,而當時女性地位不弱,在女性棺木中,不難發現耳環、銀及銅器首飾,甚至以紡織用品陪葬,顯示女性亦有社會權力,在生產力上擔當重要角色。
雖然每件展品皆是文化瑰寶,運輸費及保險費相當昂貴,但由於是次活動有助兩地文化交流,因此意大利當局支付所有文物的保險費及大部分的運輸費,大大減輕了香港藝術館的負擔。
明報記者 徐慧華
http://hk.news.yahoo.com/060531/12/1oc29.html
為配合今年「中國意大利年」,香港藝術館將於本月9日至9月10日舉行伊特魯里亞古文化展覽,235件珍貴文物,包括最大的展品,長189厘米長的石棺材,以及骨灰、青銅器、金銀首飾及陶器等,供市民近距離觀賞,重塑二三千年前意大利比薩及佛羅倫斯的真面貌。
伊特魯里亞文明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約3000年前),比羅馬帝國時期還要早。伊特魯里亞位於意大利中部,即現今比薩及佛羅倫斯一帶,有關文獻資料早已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幸好伊特魯里亞人非常重視墓葬和祭祀文化,從墓穴和祭祀遺址發掘所得的文物,可以塑造當時景象。
開埠最大型歐洲古物展
香港藝術館館長(中國文物)劉鳳霞表示,今次是本港開埠以來最大型的歐洲古文物展覽,所有展品都是由意大利文化部、博物館館長及專家精心挑選,包括12件刻有精美人像圖案的石棺材等,屆時沒有玻璃阻擋,市民可以近距離欣賞,但切記眼看手勿動﹗
劉鳳霞指出,那個時期的棺材,透視高超藝術水平,在棺蓋上的人像浮雕,示意棺木中人是男是女,而當時女性地位不弱,在女性棺木中,不難發現耳環、銀及銅器首飾,甚至以紡織用品陪葬,顯示女性亦有社會權力,在生產力上擔當重要角色。
雖然每件展品皆是文化瑰寶,運輸費及保險費相當昂貴,但由於是次活動有助兩地文化交流,因此意大利當局支付所有文物的保險費及大部分的運輸費,大大減輕了香港藝術館的負擔。
明報記者 徐慧華
http://hk.news.yahoo.com/060531/12/1oc29.html
Thursday, June 01, 2006
耗千萬展出大英珍藏 首博藝術商機兩兼得
【明報專訊】說起北京首都博物館,現在該館其中一個很受歡迎的展覽,為大英博物館之250年藏品展。據知,大英博物館「叫價」一點也不便宜,所需費用高達1000萬元人民幣,但首博這家京城新館大膽「接貨」,並決定收取每人50元人民幣的入場券。為期兩個多月的展覽快結束,迄今已有近20萬人入場,早已封蝕本門。
旅遊小組幫手度橋
據聞,大英博物館也曾接觸本港有關方面,但港方最終沒有接受對方的開價,令香港市民失去一睹這些出自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不同時期及東亞與南亞、大洋洲、美洲、非洲等不同地域的展品。
這個小故事說明文化藝術不一定只有「虧本」,若懂得將藝術與商業結合,這亦是一個商機。
據知,兩名分別主導表演藝術與旅遊小組、博物館小組的行政會議成員周梁淑怡和羅仲榮,已有共識不會只囿於自己小組的範圍作討論,而是以「連橫」方式,作通盤考慮,即旅遊小組也會考慮博物館的構建,怎樣才可與其他藝術表現場地結合﹖怎樣才可吸引遊客﹖
由周太與羅氏領導的小組,據知初步計劃在暑假前後完成報告,然後交給由另一名行會成員張建東領導的財務小組,因應兩小組的報告意見,計數看看究竟要多少錢,或用什麼融資方法,落實好事多磨的西九計劃。然後由政務司長許仕仁親自領導的西九文娛藝術區設施諮詢委員會,審議3小組的報告,以便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作出結論。
不過,有諮詢委員會成員表示,這雖然是官方的時間表,但他們身在會中,卻感到政府當局絕不著急,「拖得就拖」,所以西九何時可重新包裝「上馬」,仍有許多變數。
明報記者
http://hk.news.yahoo.com/060531/12/1oc0a.html
旅遊小組幫手度橋
據聞,大英博物館也曾接觸本港有關方面,但港方最終沒有接受對方的開價,令香港市民失去一睹這些出自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不同時期及東亞與南亞、大洋洲、美洲、非洲等不同地域的展品。
這個小故事說明文化藝術不一定只有「虧本」,若懂得將藝術與商業結合,這亦是一個商機。
據知,兩名分別主導表演藝術與旅遊小組、博物館小組的行政會議成員周梁淑怡和羅仲榮,已有共識不會只囿於自己小組的範圍作討論,而是以「連橫」方式,作通盤考慮,即旅遊小組也會考慮博物館的構建,怎樣才可與其他藝術表現場地結合﹖怎樣才可吸引遊客﹖
由周太與羅氏領導的小組,據知初步計劃在暑假前後完成報告,然後交給由另一名行會成員張建東領導的財務小組,因應兩小組的報告意見,計數看看究竟要多少錢,或用什麼融資方法,落實好事多磨的西九計劃。然後由政務司長許仕仁親自領導的西九文娛藝術區設施諮詢委員會,審議3小組的報告,以便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作出結論。
不過,有諮詢委員會成員表示,這雖然是官方的時間表,但他們身在會中,卻感到政府當局絕不著急,「拖得就拖」,所以西九何時可重新包裝「上馬」,仍有許多變數。
明報記者
http://hk.news.yahoo.com/060531/12/1oc0a.html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