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s_london

museums_london

Thursday, April 27, 2006

博物館觀眾少 年枉花數億

【東方日報專訊】本港十四間公共博物館每年花費公帑數以億元,但審計署揭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不善,包括博物館九成以上開支是依賴政府,沒有積極開源;部分博物館設施使用率低於一成,但卻只有三間博物館的設施外租予市民,未合乎成本效益。審計署建議博物館鼓勵捐款及贊助,應制訂策略提高參觀人數。

部分使用率僅一成
審計署報告指,本港博物館在○四至○五年度的開支為三點七億元,但九成四開支都是依賴政府撥款。資料顯示,沙田文化博物館、電影資料館及歷史博物館平均使用率只有一成至五成,特別是文化博物館的劇院逢星期一、三、五上映節目,但周一及周五平均每場觀眾只得九人,使用率低於一成。另外,文化博物館一些專題展覽雖然反應不俗,吸引超過二十萬人次參觀,但康文署卻未有趁機會收取額外入場費降低成本。


康文署亦被指未有善用場地,只有電影資料館、科學館和太空館的設施供市民租用。審計署亦批評康文署濫印刊物,結果二十萬本書刊未能出售,浪費二千四百多萬元,六成七刊物更被擱置一旁達五年。太空館天象廳則殘舊過時,星象投影儀經常故障,過去五年曾有十多次節目因此被迫取消,影響市民欣賞節目。

審計署建議康文署制訂全面策略提高博物館的參觀人次,可以加強宣傳,令更多人認識博物館的服務,亦應鼓勵市民捐款及尋求商業贊助,開拓收入來源。另外,康文署有需要將博物館場地開放予市民租用,例如用作婚禮或舞會等活動。

報告又建議歷史博物館及科學館申請共用電錶,估計每年可節省八十萬元電費。至於文化博物館及海防博物館的假日免費穿梭巴士服務,由於平均每班車只有數人乘坐,博物館將會取消有關服務。

康文署數字顯示,去年最多人參觀的展館是科學館,達九十七萬人次,其次是太空館,共有七十六萬人次;最冷清的原來是羅屋民族館,去年只有二萬三千人次到訪。署方表示博物委員會正研究改善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方向以提升參觀人次,包括更新太空館的展覽廳及展品等。

4月 27日 星期四 03:00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426/10/1nbec.html

14間博物館管理不善

【明報專訊】康文署轄下有7間主要博物館及7間小型博物館,每年總開支達3.7億元,審計署批評署方管理不善,舉辦展覽時無法達到收回成本三成的目標,建議增加收費及尋求商業贊助,不過,有立法議員指增加收費只會令入場人數進一步減少,得不償失。

每年康文署在轄下博物館舉辦約100場展覽,根據康文署政策目標,所有成本超過200萬元又預期受歡迎的展覽,應收回30%成本,但審計署發現,02/03年度及03/04年度的成本回收率只有17.8%及13.4%。審計署亦舉出例子,指文化博物館舉辦2個吸引超過20萬人次進場的大型展覽,但博物館除收取10元入場費外,再無徵收其他費用。

未收回目標成本 建議加費及尋商業贊助
審計署建議康文署就有關展覽及節目收取適當額外入場費,以平衡用者自付原則及提升公眾對藝術興趣目標,及應積極尋求商業贊助。


康文署則對商業贊助有保留,擔心此舉令公眾覺得有利益衝突,要小心研究。康文署在04/05年度舉辦「印象派畫展」獲得贊助400萬元,而太空館天象廳重新命名亦獲2000萬元捐贈。康文署指,04/05年度的成本回收比率已高達72.3%,「印象派畫展」及「戰爭與和平」等受歡迎的展覽亦收回逾三成的成本,未來會為籌展費高昂展覽收額外入場費。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支持引入更加商業贊助,指康文署擔心利益衝突的想法是過慮,他並強調任何增加收費的做法是「殺雞取卵」,令入場人流大幅下跌,得不償失。

此外,審計署指,電影資料館、歷史博物館及文化博物館共逾70萬件藏品中,有約46%未有入冊紀錄,由於儲存藏品空間不足,部分藝術館的藏畫及塑像隨意放在儲存區走廊。另外,由於署方過量刊印刊物,至今共逾20萬份未售出刊物積壓,銷售總值達2470萬元。康文署回應,正在屯門籌建中央儲存庫改善藏品貯存問題,又會拓刊物銷售途徑。

4月 27日 星期四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426/12/1nb9q.html

Wednesday, April 26, 2006

審計署指博物館缺典藏政策

審計署報告指,康文署的4間主要博物館和7間小型博物館均沒有制訂典藏政策。

審計署報告指出,截至2006年1月1日,康文署管理14間公共博物館(即康文署博物館,包括7間主要博物館及7間小型博物館)。在2004-05年度,康文署提供博物館服務所需的經常開支為3.688 億元。

審計署發現,海外博物館都設定了更具意義及更有用的服務表現指標;兩項康文署的定量服務表現目標(即每年吸引至少400萬人參觀及平均每月至少舉辦4個專題展覽)自康文署於2000年成立以來便沒有修訂過。

報告亦指出,康文署4間主要博物館和7間小型博物館均沒有制訂典藏政策;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的典藏政策分別自1994年10月和1996年6月起已沒有進行檢討。

報告稱,3間博物館積壓了大量藏品尚未登記入冊;大部分康文署博物館都出現儲存藏品空間不足的問題。

4月 26日 星期三 12:5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426/12/1naul.html

Monday, April 24, 2006

博物館管理不善捱批

【東方日報專訊】政府每年用於文化及博物館的開支逾五億元,審計署後天發表的新一期審計報告,批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管理不善,部分博物館人流偏低,未合乎成本效益,又認為現行處理博物館的館藏的流程未盡完善。據悉,審計報告將提出一系列建議,以加強現時十四間博物館的管理、改善處理館藏的流程及增加入場參觀的人次等。有博物館委員會成員直指,現時本港的博物館入場人流不理想,促請當局加強推廣及宣傳。


現時全港有十四間康文署營運的博物館,當中六間博物館的入場人次參差,以○四至○五年度為例,入場人次最多是科學館,達八十一萬人,其次是太空館,有七十九萬八千多人次,入場人次最少是位於港島東區的海防博物館,只有十七萬六千多人。


人流偏低不符成本效益
現時各大博物館的收入主要是入場費,並靠出售紀念品、書籍等幫補,由於香港博物館的入場費低廉,加上部分博物館人流偏低,令全港十四個由康文署營運的博物館在○四至○五年度共虧損逾三億元。


雖然博物館蝕本非香港獨有,但審計署經過仔細調查後,發現當局未有妥善管理轄下的博物館,不論在員工管理、處理館藏的流程、博物館的營運方式等均有不妥善的地方,且當中部分博物館的入場人流偏低,令使用的公帑未能達致合乎成本效益的原則。


博物館委員會成員葉國謙直言,現時博物館的入場人流並不理想,未有善用每年花費以億元營運的多間博物館。他建議,當局要加強推廣及宣傳的力度,令更多香港巿民認識博物館,從而增強對香港的文化及歷史等興趣。

4月 24日 星期一 03:00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60423/10/1n7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