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s_london

museums_london

Tuesday, October 18, 2005

破禁墳場遊 追尋殖民地歷史 博物館長導賞 細說名人故事

【明報專訊】近日重陽節孝子賢孫登高掃墓,但應節「遊覽墳場」則可謂別開生面,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趁重陽時節,打破中國人忌諱,帶領40名市民導賞位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它前稱「殖民地墳場」,是港島區歷史最悠久的墳場,不少香港歷史上的顯赫名人如何東(買辦巨富)、何啟(孫中山老師)、遮打爵士(置地創辦人)等均長眠於此。

丁館長與市民穿梭墓地,細說墳場源起及名人故事,並考慮製作小冊子,以及提供網上資料,供市民到墳場「自由行」。

丁館長表示,「墳場」的出現已成香港殖民地歷史一部分﹕「中國人墳墓是馬蹄形,按風水獨立葬於山頭﹔墳場則是歐洲人的傳統,一般建在教堂附近。香港墳場的起源,便與英軍不可分割。」

1841年出現首個英人墳
1842年南京條約,香港割讓給英國,不過此墳場最早一個墳墓卻出現在1841年。丁館長說,據一名軍醫日記記載,一名英國軍艦的船長死後,人們越過高山把他葬在一個山谷,名為Happy Valley(快活谷),船長從此進入「極樂之地」。

丁館長指出,香港英軍是「病死多於打死」,事緣當年香港瘧疾盛行,加上英人來港水土不服,就連當時身為醫療界最高統帥的「醫務總監」亦死於瘧疾,有需要為居港英人開闢墳場,「當然死於瘧疾的中國人更不計其數,只是沒有紀錄」。

殖民地墳場容納不同宗教
1845年這個墳場正式定名為殖民地墳場,但除了基督徒外,亦埋葬不少東正教徒、天主教徒,及後再擴展至拜火教、印度教,並為已逝的居港日本人特別開闢新墳地。

華人最早的墳場,是1913年建立的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反映出當時香港華人逐漸建立地位,並開始產生以香港為家的歸屬感。

製作墳場自由行小冊子
丁館長說,每個墳墓,都埋藏著一段歷史故事,現仍不斷在墳場重新發現名人墓穴,令香港歷史更形立體。該館將於12月再舉辦第二次墳場遊,但因反應熱烈已告額滿,丁表示,會考慮印製小冊子或提供網上資料,供有興趣的市民「自由行」。


明報記者 伍詠詩

10月 17日 星期一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1016/12/1hpdj.html

Sunday, October 02, 2005

風扇癡獨資辦博物館 擲千金購200古董扇 見證上海繁華

【明報專訊】今天開始,香港的博物館增添了一名新成員——古董電扇博物館。這所博物館沒有獨特的建築風格,亦沒有完備的導覽資料,只得150平方呎,且陳設簡單,與附近佔地寬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形成強烈對比。然而,館內珍貴的99台古董電風扇,見證了上海在1900至1954年的盛衰歲月,以及一名收藏家獨力籌辦博物館的故事。

一年到內地尋扇逾30次
「收藏家不屑蒐羅大家都有的東西,最愛鬥罕有。」53歲、做汽油生意的鍾漢平,年前到北京、上海和天津蒐購古董電扇時,發現有售中國古董電扇的地方集中,且電扇數量不多,在能力許可下,他於是開始瘋狂「入貨」,一年內到3個城市30多次「尋扇」。「今年5月至8月,除了太太生日那個周末,連續14個周六、日都到國內找電扇。」


不敢講花費 怕老婆「鬧鬼」
鍾漢平收藏古董電扇的興趣始於15年前,但他一直以來只在香港「尋寶」,藏品亦僅10多台,近年他經濟環境改善,並希望在退休前了結心願,才在一年內一擲千金,令藏量急增至200台。他的古董電扇價錢由200元至1.6萬元不等,問他多年來為心頭好花了多少錢,他笑說﹕「不好講,老婆鬧鬼﹗」記者問連同飛機、食宿、買扇、買小屋作博物館等,會否花上百萬元﹖他笑而不語。

鍾漢平可能是世界上擁有最多上海古董電扇的人。他擁有200台於1900至1954年製造的古董電扇,八成在上海找到,有在當地出產的,也有從美國、德國和英國等入口的洋扇,以及1930年代日本在中國建立偽滿洲國時日本製造的電扇。

電風扇從前是平民的奢侈品,鍾的藏品中,包括1920年代上海洋行大班使用的「私家扇」、1940年代上海銀行專用的電扇,當年上海的繁華可見一斑。鍾漢平說,其藏品止於1954年,是因為此後上海的電扇由公、私合營大量生產,已失去古典美。

展出99台讓公眾參觀
好勝的鍾漢平希望得到多個第一﹕擁有最多在中國找到的古董電風扇、開設中國首間古董電風扇博物館、第一人出版古董電風扇圖鑑。為將珍藏公諸同好,他在筲箕灣買了一間小木屋,將之改為博物館,由於空間有限,只能展出99台電扇讓公眾參觀,博物館所有開支,都由他一人承擔。
「每台電扇都有一個故事,很值得收藏。地方政府不積極保留文物,電扇博物館由私人來辦,政府很丟臉。」他說,從來沒有想過聯絡任何機構籌辦博物館,「向人要錢﹖很難。問別人自資開電風扇博物館好不好,人人都會說我傻,但做到了,人人都讚好。」他還自資出版古董電扇風扇圖鑑,記錄珍貴但被遺忘的歷史遺產。


明報記者 胡幗欣
10月 1日 星期六 05:05 更新
http://hk.news.yahoo.com/050930/12/1h7ol.html